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兼但对带
释义

兼但对带:天台宗用语。具称为傍兼、但独(或但一)、对望、挟带,略称‘兼但对带’。为天台宗在五时教判中,对于前四时法门的评述。《法华经玄义》卷一(上)云(大正33·682b)︰‘当知华严兼、三藏但、方等对、般若带,此经无复兼但对带。’

《天台四教仪》亦云(大正46·775b)︰‘初顿部有一粗(别教)一妙(圆教)。一妙则与法华无二无别。若是一粗,须待法华开会废了,方始称妙。次鹿苑,但粗无妙(藏教)。次方等,三粗(藏通别)一妙(圆教)。次般若,二粗(通别)一妙(圆教)。来至法华会上,总开会废前四味粗,令成一乘妙。诸味圆教更不须开,本自圆融,不待开也。但是部内兼、但、对、待,故不及法华纯一无杂。独得妙名,良有以也。’

此中,‘兼’即五时中的第一华严时。《华严经》中虽正明圆顿之法,但又处处论述行布次第,亦即在圆教中兼说别教,故名为‘兼’。

‘但’指第二阿含时,在《阿含》诸部中但说三藏,不明其余通、别、圆三教,故名为‘但’。

‘对’谓第三方等时,在方等诸经中,对四教之机具说四教之法,故名为‘对’。然此有三义︰(1)并对之义,意指逗大说大、逗小说小;(2)相对之义,即对小明大;(3)对破之义,谓以圆弹偏、以大斥小。此中,以对破之义为正意。

‘带’指第四般若时,有共、不共之别。不共般若是别圆二教,共般若是通教。《般若经》乃挟带不共与共而说,故名为‘带’。

‘兼’与‘带’其意虽相似,然而‘兼’指时而用之,‘带’指常不相离,故知二者不完全相同。按,论述‘尔前四时’之教有兼但对带,乃为彰显第五法华时之纯圆、一实与无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