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糙毛杜鹃 |
释义 | 落叶灌木,高0.4--2米,分枝多,细而挺直。幼枝密被淡褐色微曲的长刚毛和疏生鳞片,老枝上毛及鳞片渐脱落。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栎林、杂木林或高山灌丛草地,海拔2 000—3 600米。 物种名称种中文名:糙毛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trichocladum Franch. 科属分类亚组中文名:越桔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 Pseudovireya(C.B.Clarke)Sleumer 组中文名:越桔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Vireya (Bl.)Copeland 亚属中文名:毛枝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Pseudazalea Sleumer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0.4--2米,分枝多,细而挺直。幼枝密被淡褐色微曲的长刚毛和疏 生鳞片,老枝上毛及鳞片渐脱落。叶芽鳞脱落。叶常迟于花发出,坚纸质,倒卵形,倒 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2—4(--6)厘米,宽(0.6--)1—2(--2.6) 厘米,顶端圆形,具短突尖,基部钝或短楔形,上面淡绿色或暗绿色,被鳞片或无,被 长刚毛,老叶无毛,边缘有长刚毛,下面疏被鳞片,鳞片近等大或稍不等,褐色,相距 为其直径的1—3倍至6--7倍,疏被长刚毛,老叶仅中脉上毛留存,其余处均脱落;叶 柄短,长1—5毫米,被鳞片及长刚毛。花序顶生,伞形,有花2—5朵;花梗长0.6— 1.2(--3.5)厘米,被鳞片,密被微曲的长刚毛;花萼长1--4毫米,深5裂,裂片卵形 至长圆形,外面被鳞片,边缘被长缘毛;花冠漏斗状钟形,长1.4—2.4厘米,5裂,淡 黄至橘黄色,有时具绿色斑点,外面被鳞片,或偶有长刚毛;雄蕊10,不等长,伸出 花管但较裂片短,花丝下部密被短柔毛;子房5室,密被鳞片或偶被长刚毛,花柱粗 壮,弯弓状,罕伸直,无鳞片。蒴果长圆状卵形,长5—8(--10)毫米,被鳞片。 花期5—7月。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栎林、杂木林或高山灌丛草地,海拔2 000—3 600米。缅甸东 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苍山)。 本种提示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花和叶有毒。小鼠腹腔注射叶的石油醚提取物400mg/kg,部分小鼠出现共济失调、翻正反射消失和死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