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藏族黑膏药
释义

百科名片

藏族黑膏药——热巴罗布膏配方由18种藏药组成,18味名贵藏药全部产自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自然生长,手工采摘,古法炮制。采用传统的“三蒸六熬三炼”手工提取法萃取出活性药油,由于手工提取技术发展,提取的纯度比以前更高,100斤药物只能提取出6两药油,靶向给药,每一贴的药劲大,药量足,效果快,周期短。传承藏族医学中透皮给药,使独特神奇的配方重放异彩。解决了传统膏剂易污染,不易吸收,无法大规模生产的一道难题,被病人称赞为“藏族黑膏药,能针灸的膏药”。被专家评价为“中国少数民族医药外敷剂的一场重大变革”。

历史文化

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藏医学的主要医典是《居悉》(即《四部医典》)。相传了十一世纪时,云登贡布的后裔玉妥.萨玛吸收《月王药珍》的精华,对《四部医典》的内容作了进一步充实。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著名学者第司.桑嘉措对《四部医典》进行了校对和修订;十三世达赖喇嘛时,又组织人员对《四部医典》的文字进行修订。

《四部医典》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各种疾病的分类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配方等等。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藏医学。前苏联艺术家出版社曾出版《藏医图集》,他们认为《四部医典》和《藏医图集》是举世无双的藏医文献,对它所引起的兴趣远远超出了医学范围。

《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特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

《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该书收载的药物种类有75%为现今所用,其中30%属藏医专用。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医是具有悠久历史、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的一门科学,是藏族人民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与各种疾病长期斗争所形成的民族医学,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它与诸多先进的医疗体系相借鉴和结合,已经并将更好地为藏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5月20日,藏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药原理

藏医把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为“隆”(指气、风)、“赤巴”(指火)、“培根”(指粘液)三大因素。 现存西藏藏医药文化博览中心的《四部医典》“隆”在人体中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气血运行、肢体的活动和分解食物等等。“隆”基本分为五种;即:“持命隆”、“下泄隆”、“上行隆”、“平住隆”和“通行隆”。 “赤巴”就是胆汁,在人体内的功能是产生和调节体温、保持气色,生智慧、助消化等等。“赤巴”基本分为五种,即,消化赤巴、容光赤巴、行动赤巴、视力赤巴和增色赤巴。 “培根”即诞液,在人体内的功能是供营养、长脂肪、调皮肤、正常睡眠等。“培根”也基本分为五种,即:根基培根、研磨培根、尝味培根、餍足培根和粘合培根。 藏医认为,以上三种因素的机能如果在人体内维持了平衡,就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反之,就会产生各种疾病。 藏医还认为,人体是由七种物质组成的,即:饮食的精微及血、肉、脂、骨、髓、精。人体的五脏六腑,不是孤立的存在物,通过经络与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体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有密切关系,各项生理功能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藏族黑膏药的治疗原理

藏医外科膏药是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藏族黑膏药是以藏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由18种藏药组成,18味名贵藏药全部产自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自然生长,手工采摘,古法炮制。采用传统的“三蒸六熬三炼”手工提取法萃取出活性药油,由于手工提取技术发展,提取的纯度比以前更高,100斤药物只能提取出6两药油,靶向给药,每一贴的药劲大,药量足,效果快,周期短,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传承藏族医学中透皮给药,使独特神奇的配方重放异彩。

藏族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热巴罗布膏配方由18种藏药组成,18味名贵藏药全部产自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自然生长,手工采摘,古法炮制。采用传统的“三蒸六熬三炼”手工提取法萃取出活性药油,由于手工提取技术发展,提取的纯度比以前更高,100斤药物只能提取出6两药油,靶向给药,每一贴的药劲大,药量足,效果快,周期短。传承藏族医学中透皮给药,使独特神奇的配方重放异彩。解决了传统膏剂易污染,不易吸收,无法大规模生产的一道难题,被病人称赞为“藏族黑膏药,能针灸的膏药”。被专家评价为“中国少数民族医药外敷剂的一场重大变革”。

藏族黑膏药临床应用的特点

1.疗效显著,见效迅速。膏药疗发施于局部,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显著高于血液浓度,所以发挥作用充分,迅速,局部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用药,非常适合不便服药者或不愿服药者使用。

2.适应症广,使用方便。不需住院,只要了解常用膏药的作用及适用症,禁忌症,病人就可根据疾病买药,按贴敷方法和要求自行治疗。

3.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膏药疗法是针对患者的患病部位局部施药的,对人体的整体影响小,从而避免了药物对肝脏及其他器官的毒副作用,因此非常安全可靠。

4. 配方独特,国家保密。热巴罗布膏所选用18味珍稀藏药全部来自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原,目前公布的有:高山龙胆,喜马拉雅紫茉莉,羚羊角,唐松草,贝母。还有十三种属于国家保密配方不能公开。经过“三蒸六熬三炼”古法提纯,往往100斤藏药只能出6两药油。

正因如此,藏域热贴药劲猛,功效强。将其涂抹到患处,热气直往骨头缝里钻,疼痛感顿时消失,持续贴敷一段时间,骨病就会痊愈。

临床证实,轻度患者24小时即可起效,对久治不愈的风湿和类风湿,腰椎病,颈椎病一般也只需3-5个疗程。

适宜人群

适用于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疼、跌打损伤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

主治列表

一、风湿类、风湿病:反复发作的人-热巴罗布膏能通过外敷提高风湿病人免疫力的膏药,3疗程左右让患者摆脱风湿困扰。

二、颈椎病:长期使用多种方法仍没有效果的人-热巴罗布膏舒经活络、祛风除湿,调节血压,能迅速打通颈椎被堵经脉,1-2个疗程就能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眩晕、手麻、颈项僵硬、肩背酸痛,视物不清、流泪、耳鸣等,血压也变平稳。

三、腰间盘突出:翻身、坐立困难者-用热巴罗布膏1疗程有明显效果,继续使用5到6个疗程可以痊愈。

四、骨质增生:疼痛难忍者-热巴罗布膏能使髓核和纤维环弹力功能增强,使骨质增生部分软化,效果显著。

五、关节炎: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巴罗布膏贴用1-3疗程痊愈。

六、肩周炎:肩膀活动受限的人-用热巴罗布膏3天内疼痛缓解,3疗程后,肩膀活动自如,晚上睡得香。

七、腰腿痛:疼痛难忍者:热巴罗布膏能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效果显著。

八、跌打损伤:经受直接外伤,或者间接外伤以及长期劳损的组织,出现了微循环障碍使用1疗程痊愈.。

如何正确贴膏药

在贴膏药之前,用热毛巾将疼痛处洗净、擦干,再将药贴贴于疼痛部位和相关穴位,抚平按实即可。天气寒冷时,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热敷一下,以便使膏体迅速软化,增加治疗效果。

【商品名称】热巴罗布膏

【治疗范围】适用于颈椎病、风湿骨病、腰椎间盘、跌打损伤,关节炎,腰腿痛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

【使用方法】外用。清洁皮肤,将贴片揭去离形纸,贴于患处,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30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1.本品仅用于完整皮肤,不用于皮肤破损处;

2.置于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3本品仅供外用,切勿入口。

【规 格】7cm×10cm

【包 装】5贴/袋;2袋/盒

【有 效 期】两年

【贮 藏】密封,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