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贾生过秦
释义

原文

子婴立,而遂不悟。 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世贤者?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幷力攻秦矣,然困于崄岨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能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虽小邑,伐幷大城,守险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秦王之行也。其并未亲,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产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必退师。安士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1〕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糜没〔2〕矣。故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3〕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

注释

1.拂(bì)过:纠正过失。拂,同“弼”,纠正。

2.糜没:碎烂,灭亡。

3.重(chóng)足:叠足,形容不敢向前。

指要

本文节选自《新书·过秦下》。《新书》为西汉贾谊所著。《过秦》有上、下两篇。上篇选入高中课本,论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下篇进一步分析秦灭亡的原因,指出秦始皇、秦二世、子婴三主无道,繁法严刑,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内无辅,外无亲,终于断送了江山。选文着重论述子婴执政后政策错误,“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最终未能挽救败局。说理气势强,富于感染力和鼓动性,可联系上篇的内容理解本文的特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