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加勒提亚效应 |
释义 | 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相传,他性情孤僻,一人独居,擅长雕刻。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并取名叫加勒提亚(GaIatea)。他和雕像久久依伴,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加勒提亚被他的爱感动,从架子上走下来,变成了真人。皮格马利翁娶她为妻,他们的女儿帕福斯是塞浦路斯南部海岸同名城市的始祖。后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I)和雅各布森 L F.Jacobson)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如果一个教师认为某个学生朽术不可雕,对他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而那个学生在挫折中也相信了自己的确不是块学习的材料,然后不好好学习,结果教师的预言果真应验了,这个学生真的一事无成。 可是,如果这个学生对于教师的预言不予理睬,反而在别人不认可的目光中奋起直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可塑之材,并最终取得成功并赢得了社会的尊敬。这就是加勒提亚效应——自我期许的力量。加勒提亚效应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反效应。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