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纪堂村
释义

村庄概况

纪堂村位于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乡驻地西南1.5公里,总面积4.23 平方公里。地处坡塝,海拔670米。辖4个村民组,158户,696人,侗族聚居。人均收入1365元。耕地面积381亩,其中田359亩。主产水稻,油茶、油菜、大蒜。有小学1所,鼓楼1座。该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6名。其中:女党员2名。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纪堂村支部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紧紧围绕“抓好旅游促发展”这个主题,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三学三带三比”及党的先进性建设工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为契机,把创建“五好”基层党支部作为发展目标,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根据上级对远教工作的部署,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当作民生民计工程来抓,不仅重投入,更重管理、重使用,在建、学、管、用等环节上四管齐下,扎实有效地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几年工作,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经济社会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壮大发展抓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经济社会发展好。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次洗礼,党员干部群众思想上形成心往一处想,团结统一,政令畅通,共谋发展,工作上形成劲往一处使,团结协调,步调一致,艰苦奋斗的良好局面,经济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可喜步伐,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不断壮大,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大农业产业调整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一方面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另一方面要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旅游发展为动力,大力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几年来,共投入财政沼气建设资金25万元,大力推广沼气建设,以沼气建设带动种养殖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循环体系。积极推进油茶低产林的改造2000—3000亩,扩大脱毒马铃薯、大蒜、金银花种植面积,以产业化带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

基础建设

近年来,纪堂村共完成人畜饮水、消防工程,增加消防泵1台,建成农用便道,恢复水毁农田120亩,修筑水毁农田堤防1500多米。全村退耕还林取得可喜成效,同时涌现出了以村支部书记陆宏建等示范户,为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两年内完成了一系列诸如鼓楼维修、戏台兴建、步道改造、引水进寨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地促进村寨旅游业的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完成,使纪堂村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得到更好的保留,也极大地改善了纪堂村的旅游环境。闪耀着古朴灿烂民俗文化和生态人文气息的肇兴,在全体干群的不懈努力下将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而逐步步入小康。纪堂村紧紧围绕侗族文化生态旅游定位,上级党委在纪堂村实施10多万元旅游国债基础项目建设,成功建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表演场,并协助上级党委、政府完成重大接待活动12次以上。

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分别下降到8‰和2‰。公共卫事业进一步加强,全村有卫生室1家,基本满足群众看病的需要。作为民族风俗和生态旅游地的纪堂村,在保留原汁民族风味的同时,也积极学习先进文化思想,破除落后的传统封建迷信,移风易俗。这几年来,在村领导班子的大力倡导下,本村的婚丧嫁娶等能做到一律从简、勤俭节约,不大操大办。村里还建有文化图书室,订有多种党刊党报和杂志,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同时还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并开展了各项娱乐活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电话等家用电器已在肇兴上寨得到普及。成立农民文娱队。支部有计划地组织村民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全村呈现出敬老爱幼、家庭美德、赡养老人、邻里和睦等良好的社会风尚。成立农民治安巡逻队。村两委领导经常亲自带队巡逻,确保群众财产安全,社会治安得到稳定。成立党员帮扶队,帮助“计生困难户、“外出务工未返乡户”、“孤寡老人户”干农活、办实事。纪堂村党支部在上级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干部和群众的协力奋斗下,纪堂村正在全力抓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最终实现纪堂的全面繁荣和兴盛,力争把纪堂村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侗族特色的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0: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