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记忆源检测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记忆源检测

作 者:朱磊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0170695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1日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元

内容简介

综观这本《记忆源检测》专著,笔者竭力将记忆源检测领域的广博与精深尽可能地展现于字里行间。首先,《记忆源检测》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从记忆源检测研究的起源出发,介绍记忆源检测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凸现记忆源检测研究浓重的生态化取向。其次,在确定了源检测生态化研究的基调之后,《记忆源检测》的第三章到第五章继续挖掘记忆源检测研究的生态学意义,总结了记忆源检测的三大特征——脆弱性、监控性和先验性,并努力探究源检测的三大特征与现实生活中记忆扭曲现象之间的联系。最后,出于对记忆源检测三大特征做出解释的目的,《记忆源检测》的第六章理论分析了启发式一系统式加工假设和Yonelinas(1999)的双加工模型,提出了源检测双加工机制的假设,并为双加工机制假设提供了多方面的实验证据,包括根据对特定脑部结构功能的假设来对源检测的加工机制做出推断、按照某些主观测量标准来对源检测加工的意识性做出推断、依据ROC曲线的形状与加工类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源检测的加工机制以及根据加工分离直接分离记忆源检测任务中的两种不同加工。

作者简介

朱磊,博士,200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学院心理学系讲师。她长久以来一直从事记忆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十多篇。具体课题包括记忆源检测、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内隐学习、前瞻记忆等方面。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记忆源检测研究的起源

第一节 记忆源检测的概念及分类

一、源检测概念的由来

二、源检测的分类

第二节 记忆源检测研究的肇始

一、源检测研究诞生的动因:记忆研究取向的转变

二、源检测研究的肇始:区分真实与思考

第三节 记忆源检测研究的发展

一、研究领域从单一到细分

二、研究内容从现象到机制

三、研究方法从行为到神经生理

第二章 记忆源检测的研究方法——直接范式和间接范式

第一节 源检测的直接范式:典型的实验室任务

一、被试任务

二、统计算法

第二节 源检测的间接范式:对生活现象的模拟

一、从直接范式到间接范式:有关生态效度的思考

二、源检测间接范式

第三章 记忆源检测的脆弱性

第一节 源检测的脆弱性及错误观念的形成

一、源检测的脆弱性

二、错误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源检测的脆弱性及错误观念形成的实证研究

一、来自准实验的证据:源检测的脆弱性很有可能是错误观念的成因

二、来自真实验的证据:源检测的脆弱性很有可能是错误观念的成因

第四章 记忆源检测的先验性

第一节 源检测的先验性及证人证词的可靠性

一、源检测的先验性

二、证人证词的可靠性

第二节 有关源检测先验性图片偏向的实证研究

一、实验背景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五章 记忆源检测的监控性

第一节 源检测的监控性及创造性活动

一、源检测的监控性

二、创造性活动。

第二节 有关源检测的监控性的实验研究——不同维度源信息的编码

一、实验背景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六章 记忆源检测的机制

第一节 双加工机制的理论假设

一、启发式和系统式加工假说

二、双加工模型

……

第七章 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