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计钟程 |
释义 | 计钟程 男,1935年生,黑龙江省人,满族。高级农艺师。1959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土壤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东北农垦总局,先后工作在856农场,虎林农垦分局、850农场,云山农场,东北农垦总局科研所,853农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现任红兴隆科研所高级农艺师,是中国土壤肥料研究会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1—4届理事,曾任过友谊县人大副主任,农业研究室副主任,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67年文革动乱中受到冲击,致成妻离子散,在政治上蒙受了20多年不白之冤,1977年以后从事科研,由于取得科研成果和技术推广成绩,为推进农场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三次荣获农场总局劳模,1985年评为省劳模称号,同时受到国家两部两委和省人民政府表彰,70年代,研究推广“防治小麦不孕”和“白浆土大豆施石灰”,解决了初垦期的生产问题,80年代提出“春小麦测土施肥法”,三次去新疆讲课,该测土该肥法在黑龙江、新疆两大垦区推广应用,累计面积约950万公顷,90年代初发现“大豆孢线虫发生与土壤水分不足呈高度负相关”,为防治线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重茬大豆栽培法”,受到了生产单位欢迎和运用,参加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课题,主持“作物经济合理施肥研究”获农林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参加“高浓度混合肥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退休后,创办了“民营研实植物营养研究所,”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中“大麦不结实”,“大小麦不结实肥”,“活性植物液肥”,“硫酸锌钾”微肥系列产品应用于生产,发表科技论文13篇,编写 《北方春小麦测土施肥法》和《重茬大豆栽培法》科普小册子,“重茬大豆减产与土壤环境变化”,论文受到巴西和美国研究单位函索使用,还于1986年主持编译了法国人Ander Voisn著的《施肥与土壤,作物和动物的关系》的中译本,因它汇集和反映了作物施肥的主要问题——养分平衡,该书对引导本地区的作物营养平衡起到了很大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