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济宁市妇女联合会
释义

组织沿革

1938年7月,境内成立苏鲁豫特区妇女救国联合会,1939年5月,苏鲁豫特区升格为苏鲁豫边区, 同时建立苏鲁豫边区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同年8月,苏鲁豫边区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筹委会在单县时寨召开苏鲁豫边区妇女代表大会,选出执行委员7人, 并设立组织部、宣传部、抗战服务部、总务部和妇联办公室等机构。在苏鲁豫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的领导下, 隶属边区的各县区相继建立妇女联合会。1941年1月,苏鲁豫区党委撤销,建立中共湖西地委。原苏鲁豫边区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改称冀鲁豫湖西专区抗日救国妇女联合会。1942年10月,中共湖西地委改称冀鲁豫边区第六地委,原湖西专区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改为冀鲁豫第六专区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 1944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冀鲁豫和冀南两区党委合并,建立冀鲁豫第十一地委,两区妇女组织合并成立冀鲁豫第十一专区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1949年8月,中共中央撤销冀鲁豫边区,设立平原省,冀鲁豫第十一专区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改为平原省民主妇女联合会湖西专区分会。

1942年, 鲁南各抗日根据地也先后建立妇女救国联合会。1944年8月,中共鲁南区第二地委成立, 遂建立鲁南妇女救国联合会二分会。1948年4月,鲁南区第二地委撤销,后又改为鲁南区第五地委,1949年底改为台枣地委,其妇女救国联合会随之易名。

1948年7月,中共鲁中南区党委成立,原鲁南区第一地委改称鲁中南区第四地委,为加强妇女工作, 遂建立鲁中南区妇女救国联合会四分会。1949年8月,鲁中南区妇女救国联合会改称鲁中南区民主妇女联合会四分会。 同年7月,鲁中南区第四专区改为尼山专区,原鲁中南区民主妇女联合四分会随之易名为民主妇女联合会尼山专区分会。

1950年5月, 尼山、台枣两专区同时撤销,建立滕县专区。两区妇联合并为滕县专区妇联。1951年5月,湖西区在全区7个县建立了县、区、乡妇女联合会,建立村妇代会850个;滕县专区在全区建立15个县市妇女联合会,101个区妇女联合会,1190个乡镇妇女联合会, 共有会员69.29万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 湖西区妇联遂易名为山东省民主妇女联合会湖西分会。1953年7月,湖西、滕县两专区同时撤销,将两专区的部分县市组建为济宁专区,两专区妇女联合会合并为山东省民主妇女联合会济宁专区分会。 1957年7月,根据全国妇女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山东省民主妇女联合会济宁专区分会改称为山东省妇联合会济宁专区分会。

1958年11月至1959年6月, 济宁、菏泽两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两区妇联合并为济宁专区妇联。1959年6月,两专区再行分开,两专区妇联各自恢复原名。

1966年5月,地区妇联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停止活动。1968年4月,济宁地革委改组后, 设立政治部,妇女工作由政治部群众工作组负责。1971年2月,济宁地区妇联恢复。济宁地区所辖11个县市妇联也相继恢复。

1979年,全区所辖11个县市中有10个县市召开妇女代表大会,建立妇联新机构;148个公社中有142个建立新的妇女联合会;5632个大队中有5473个大队妇代会通过整顿配齐了干部。1982年,全区共有专职妇女干部238人,其中,地区妇联8人,县市妇联干部53人,公社妇联干部177人。1983年9月,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济宁地区分会改称济宁市妇女联合会。 1984年8月,济宁市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后,根据省妇联的机构设置,市妇联对原有组织机构进行重大改革,设有组织宣传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部、 儿童工作部、办公室,并附设市妇联法律顾问处。根据省妇联要求,1986年10月至1987年3月,全市各级妇联对农村妇代会进行普遍整建,全市5958个行政村中,有5789个村建立妇代会, 配备正副主任9768名。1988年5月,经市编制委员会批准,市妇联增设组织联络部,原来的组织宣传部改为宣教部。1990年冬,根据省妇联要求和市委关于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部署,市、县、乡妇联又集中对农村妇代会进行整建。通过整建,全市6679个行政村中,有6610个建立了妇代会,农村妇女干部增加到19810人。1990年底,市妇联设办公室、组织联络部、宣传部、权益部、儿童部5个部门,辖儿童乐园1个直属单位。全市专职妇女干部达到406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