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吴越神歌研究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0年1月1日)

平装: 448页

开本: 32开

ISBN: 7010030073

条形码: 9787010030074

商品尺寸: 20.4 x 14.6 x 2.6 cm

商品重量: 499 g

作者简介

顾希佳,男,1941年生,浙江嘉善人。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浙江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迄今已出版《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西湖竹子词》、《龙的传说》等古著26种,其中《东南蚕桑文化》获杭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认为填补了国内蚕桑文化研究的空白;《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获山花奖理论著作二等奖;《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合作)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任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马头娘及其深化神话》获《民间文学论坛》二届银河奖;《从骚子歌看吴越民间神灵信仰》获《民间文艺季刊》首届飞鹰奖。发表小说、散文等各类文艺作品400多万字。

内容简介

在吴越地区学者较为系统的调研中,可以说,大体上弄清了吴越地区民间信仰的一个粗略的轮廓,后来汇集成一部著作:《吴越民间信仰民俗》。本书的撰写者顾希佳先生是该著作的重要作者之一,其中《神坛上的歌》一章,就出之于他的手笔。

媒体评论

吴越地区自古就以信鬼神、好祭祀著称,《隋书·地理志》就说:“江南之俗……信鬼神,好淫祀”。其他古籍上也多有所记载。但吴越地区民间是如何信奉鬼神和进行祭祀活动的,历史上却没有系统的材料。粉碎四人帮后的八十年代,学术界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对民间文化的研究也引起了重视,吴越地区的学者在江浙沪二省一市民协的支持下提出了区域文化研究的一批课题,其中就有关于民间信仰的部分,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的匮乏,于是我们就根据现代科学的要求,开展田野作业,对深藏在民间习俗中的信仰活动,作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证明,古人所说不谬。除了各地都有的个别分散的神汉、巫婆的迷信活动外,各地区还存在着各具特色的有组织的民间信仰活动,这些组织都各秉师承,各成系统,若以地区来分,大致上有三个板块:从长江北边的南通到太湖和长江口的岛屿上,流传着一种叫“上僮子”的祭祀仪式;在太湖流域的各县中,则有宣卷、香诰、说因果、太保书等和神佛信仰结合的种种祭祀和说唱形式;在杭嘉湖地区则有“赞神歌”的赕神活动;在钱塘江以东的宁绍地区和金衢地区则较集中地流行着以各种宗教戏剧为载体的祭祀形式,如目连戏、醒感戏、夫人戏和各种社戏。

这种带有群体性的祭祀活动,和单纯以装神弄鬼的巫婆、神汉不同,它们都结合各种文艺表演,僮子和唱神歌手都具有各种艺术秉赋,能唱能演,有的还能文能武,如当僮子的,必须具备唱、念、捏、跳、写等技艺,否则就不能胜任;神歌手所擅长的技艺虽略有差别,要求掌握各种文艺技艺,藉以娱神和娱人,则是一致的。

吴越地区各种民间祭祀活动所崇奉的神,离不开巫、释、道三教,僮子基本上是从巫演化而来,至今仍自称为巫教,它的祭祀仪式带着很浓的巫术成分;神歌手有不同的派系,有的以赕佛神为主,有的标明是从道教而来,但大部分却是巫、释、道兼而有之,他们侍奉的神道,既有佛教的菩萨,又有道教的神仙,也有带有原始信仰的巫神,神系的错综复杂是民间信仰所固有的。

在吴越地区学者较为系统的调研中,可以说,大体上弄清了吴越地区民间信仰的一个粗略的轮廓,后来汇集成一部著作:《吴越民间信仰民俗》。本书的撰写者顾希佳先生是该著作的重要作者之一,其中《神坛上的歌》一章,就出之于他的手笔。

顾希佳先生对吴越地区民间信仰的接触和研究,起步比较早,在这个课题的调查之前,他对杭嘉湖地区的赞神歌已经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并形成了自己对这种信仰活动的某些认识,写出了《骚子歌初探》、《骚子歌格律》、《试探骚子歌与海盐腔的渊源关系》等一批论文。可以看出,他初期的研究,主要是从民间文学的角度上着眼的;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特别在《吴越民间信仰民俗)调查时期,他把民间文艺与民间信仰结合了起来,进一步写出了《从骚子歌看吴越民间神灵信仰》、《太湖流域民间信仰中的神灵体系>、《吴地神歌源流考》等一批从民间信仰着眼的论文,使这一研究得到了深化;文艺的各种样式只是民间信仰的载体,民间信仰的内容才是它的内核,就是就是那些与神道无关的一些曲辞,也是在仪式活动中为了适应听众演化出来的。在九十年代初期,他把他的研究归结起来,写成了较为系统的《神坛上的歌》。但他的研究并没有到此结束,九十年代中后期,他进一步把研究范围扩大,把江南地区的神歌和北方的萨满信仰和西南的傩文化联系起来,把问题提到中国文化的高度,从而发掘和探索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补充了中中国文化研究上的一个空白,翻开了中国文化史上较易被忽视的一页。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仪式:可见的信仰——吴越神歌祭坛风貌

第一节 太湖流域的赞神歌

第二节 上海郊区的太保书

第三节 南通一带的僮子会

第四节 仪式概述

第二章 从宗教的赞颂到人性的讴歌——吴超神歌作品群巡礼

第一节 赞颂性神歌

第二节 娱乐性神歌

第三节 吴越神歌的两重性

第三章 鬼神世界的建构——从吴越民间信仰心理看中国民间神灵观

第一节吴越民间神谱

附录一:赞神歌·发符

附录二:太保书·请神

附录三:僮子会·开坛

附录四:僮子会·五表七圣

第二节 若要功曹欢喜 听表生身出处——无所不包的神界故事系列

第三节 中国民间神灵观

第四章 美的世界——神歌艺术风格论

第一节 神歌艺术的综合性和原始性

第二节 温文尔雅的表演风格

第三节 曲调与格律

第四节 细腻精美的造型艺术

第五章 从巫师到歌手——吴越神歌手研究

第一节神歌文化的传承人

第二节僵彳七与变通

附录五:海盐县部分神歌手(骚子先生)调查表

附录六:海盐澉浦地区部分神歌手(骚子先生)

附录七:神歌手小传

第六章 从古到今——神歌源流考

第一节 追踪溯源

第二节 历史的足迹

第三节 神歌与佛道二教

第四节 神歌与世俗文艺

附录八:赞神歌·游三塔

第七章 在中国巫文化的大家庭里

第一节 吴越神歌、萨满文化与傩文化的比较

第二节 吴越文化心理素质论

第三节 祭坛古歌的文化功能及其衰亡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