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季永青
释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1、人物简介

季永青: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审核员,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主持和参与交通部、浙江省交通厅、浙江省教育厅的课题10余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有影响的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高职高专教材和船员培训教材5部。

2、人生信条

(1)行者无疆

 他曾经是位航海经验丰富的船长,而今却是治学严谨的大学教授、“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角色的互换,让他始终相信:行者无疆。他就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季永青教授。

(2)人生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从1991年获船长证书后,季永青先后在中外公司的“长航”、“津涟1”、“STARGLORY”等远洋轮上担任船长职务,航行到过二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个港口,累计担任船长近50个月,具有丰富的航海经验。担任船长期间,季永青积极思考、搜集资料,对国内外航运状况、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交通运输管理与安全保障、船舶控制理论以及国际航运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深入的研究。

谈起当船长的感受,季永青引用了塞涅卡的名言: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这几年的航行,让我明白人生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季永青称这段阅历对自己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1年9月,季永青担任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之后,运用航海教育中的质量管理体系、适任评估、职业资格认证等先进教育手段和方法,借鉴航海教育中“职能发证”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进和完善了学院的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体系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航海界,你要从事什么岗位,就必须拿到什么证书,只有持证才能上岗。所谓“职能发证”,是STCW78/95公约从船员作为一个整体要履行的功能出发,允许改变船上部门和船员岗位及其职责,根据每个船员所达到的某类等级功能的适任标准签发相应的适任证书。由于质量意识在全体教职员工中深入人心,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各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3)“讲台虽只三尺,可引人生之全程。”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怀着对学生深深的爱,季永青以他阳光般的性格和无私的精神,通过春雨润物般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从而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谈到教师这个角色,季永青常说:“讲台虽只三尺,可引人生之全程。能给学生上课,是一种幸福”。这种由衷的幸福感,从季永青的言谈以及神情中都能明显感受到。

在学院,季永青先后讲授过《航海学》、《海上货物运输》、《船舶操纵》、《海商法》等10多门航海技术专业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季永青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和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弱、不擅长抽象思维、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主张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强化实践教学,激励学生树立信心,发挥自身优势,获得一技之长。

“季永青教授上课时课堂氛围很活跃,讲课的内容以岗位实际操作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大家都喜欢听。”回忆起上季永青教授的课,现在已在外籍远洋轮“CHANABHUN”号工作的毕业生严江至今记忆犹新,感到受益匪浅。

季永青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坚持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并配合相应的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边学边做中掌握技能并巩固知识。

“学生是很有朝气的,如果你不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陈旧,只知道灌输、偏重讲授,那你必将失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为此,季永青要求学院的广大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避免枯燥的理论讲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如讨论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据了解,学院在做好全日制高职教育的同时,还十分重视面向企业和社会开展各类人才培训工作。根据企业需求,学院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送教上门等多种办学方式,为交通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力打造浙江交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2004年至2006年,学院开展各类短期培训班1059期,包括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前培训、海员专业和特殊培训、汽车技师、汽车检验员培训等32个项目,培训人数合计46694人,收入达4700余万元,既适应了人才市场需求形势和教学需要,又提升了学院的竞争能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4)“无记录,无行为”

 “无记录,无行为”的理念就是对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控制,“该说的一定要说到,说到的一定要做到”;“无记录,无行为”要求明确为什么做、做什么、谁来做、何处做、何时做、如何做,在每个程序中都明确需要遵守的规范性文件和在工作完成后需要留下的质量记录。

早在1998年,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在全国率先将ISO9000质量标准转化成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9年来,学院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从开始时的船员教育局部实施,推广到目前全院的全方位实施。学院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理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双师型”结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等制度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做到过程控制和目标考核相结合,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以及更有效地运行,并逐步向建设质量文化方向延伸。

季永青自担任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以来,积极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根据职业标准和技能要求,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组织制订了各专业培养计划;作为航海技术专业带头人,他还积极与海事局和相关企业合作,构建既符合国际海事组织STCW78/95公约和我国船员考试大纲要求,又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船员教育培训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学院一项重要的办学特色,‘无记录,无行为’的质量意识已深入人心。自从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我们都按程序办事,并留下相关记录,便于事实、责任的跟踪与考核。日常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就可以协调解决,十分方便。”学院教务处处长朱小平对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深有感触。

“对于航海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实行分班教学,把基础好、致力于远洋运输事业的学生集中起来,按远洋船员的要求培养;把基础相对较差,喜欢沿海运输的学生编成一班,按沿海航区的要求教学。这种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证合格率和就业率。”学院水上专业教师卢恒荣说起这个培养体系的好处就赞不绝口。

这些年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与训练的检查与评估等方面加强了质量监控力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统计数字表明,该院95%以上的毕业生取得了“双证书”,学生出色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2004届、2005届、200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5.08%、96.48%、98.05%。

(2)责任大过荣誉,我会一直努力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获得对我来讲,责任大过荣誉,我会一直努力!”季永青在结束采访时这样说。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25日第4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