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季羡林散文集:贤行润身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第1版 (2011年10月1日) 精装: 31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50202966, 9787550202962 条形码: 9787550202962 尺寸: 24.4 x 17.2 x 2.6 cm 重量: 1.1 Kg 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8.6-2009.7.11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内容简介《季羡林散文集:贤行润身》内容简介: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季羡林散文集:贤行润身》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方面。是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目录第一篇 似水流年 我写“我”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我的怀旧观 我是个杂家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空谷足音 怀念母亲 赋得永久的悔 我的童年 我的书斋 我的老师们 我的中学时代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 高中国文教员一年 梦萦水木清华 那提心吊胆的一年 二战心影 第二篇 师友风义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 回忆陈寅恪先生 回忆汤用彤先生 学习大师的风范--谈赵元任先生 谈吴宓 西谛先生 我的朋友臧克家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 何仙槎(思源)先生与山东教育 学习菊田的奋斗拼搏精神 郎静山先生 我认识的黛云 别稻香楼-怀念小泓 谈柯棣华 室伏佑厚先生一家 纪念一位德国学者西克灵教授 忆念张天麟 怀念衍粱 悼念曹老 悼念姜椿芳同志 第三篇 域外剪影 去故国--欧游散记之一 表的喜剧--欧游散记之一 听诗--欧游散记之一 重返哥廷根 在兄弟们中问 五色梅 科纳克里的红豆 马里的芒果城 巴马科之夜 歌唱塔什干 飞越珠穆朗玛峰 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的狗 游兽主(Paeupati)大庙 望雪山--游图利凯尔 游巴德冈故宫和哈奴曼多卡宫 在特里普文大学 到达印度 天雨曼陀罗--记加尔各答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海德拉巴 在德里大学和尼赫鲁大学 孟买,历史的见证 重过仰光 第四篇 心语微言 哲学的用处 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 论博士 祝贺与希望 关于名牌意识 中餐与西餐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我同澳门的因缘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两个小孩子 关于水的断想 喜雨 雾 神牛 老猫 咪咪二世 乌鸦和鸽子 喜鹊窝 鳄鱼湖 奇石馆 野火! 我的小山 台游随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