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挤压:矿石之痛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挤压:矿石之痛 作 者:舒眉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1日 ISBN: 9787501783113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元 内容简介《挤压:矿石之痛》内容简介:过去10年中,呈爆炸式发展的中国钢铁业。曾有多次建立秩序的契机,却被一一错失。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奇迹很快就变成了危机,整个世界都对中国经济巨大而粗糙的胃感到恐惧。各种矛盾在铁矿石贸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挤压:矿石之痛》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唯有踏上转型升级的漫漫征途,中国钢铁业和中国经济才能延续和创造新的持续繁荣,在世界增长史上真正赢得尊敬。 作者简介舒眉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系,《南方周末》财经记者,长期关注从计划转向市场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版图重构中中国的变化。 图书目录NO.1 力拓谍影 在铁矿石进口领域,一直有两大食利阶层——国外铁矿石巨头和国内各种拥有长协矿的进口企业。中小钢厂争取“长协价”的愿望之殷,甚似几十年前无保障的农民想拥有城市户口,以吃到有定量和价格保障的“口粮”。 力拓案:世纪审判 “长协价”诱饵 胡士泰落马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国——屡败屡战的铁矿石谈判 力拓门前传——中铝折戟力拓 NO.2 巨龙 一连串中国交易的集中宣布,令全球为之惊呼。一时间,那些有意出售能源或矿业资产的企业纷至沓来。几乎每一桩与此相关的邀约,都会同时发往多家有收购可能的中国企业。里昂证券亚洲分部报告的结论很切题:“中国龙仍将非常、非常饥饿。”对于那些出产矿物的国家和公司来说,中国填不饱的好胃口简直是天赐甘露。 中国需求背后 中国:资源大买家 “能源大国”日本的铁矿石战略 NO.3 钢铁第一大国的背后 中国钢铁产业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大而不强是人们对于中国钢铁业的普遍认识。对于许多大型钢厂来说,倒卖矿石的利润比生产钢材本身还要高。 中国钢铁业的三个“第一” 倒矿 铁矿石的“好处费” NO.4 钢铁业并购:行政+市场 在上有政府推动、下有市场需要的合力下,2009年钢铁行业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兼并重组浪潮。突破省、市界限的大规模重组,能够重新提升中国钢铁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和商务谈判的筹码。 行政+市场 宝钢:攻城占地,马不停蹄 河北并购不破不立 NO.5 2009:民营钢厂之惑 随着铁矿石涨价,国有大钢铁企业纷纷提价将成本压力向下游传递。然而处在夹缝中的民营钢铁企业则举步维艰,希望寻找突围之策。 杜双华:钢铁帝国暂时梦碎 沈文荣:野蛮成长 民企抱团买矿 2010年:长协价消亡 NO.6 钢铁并购风云 米塔尔曾说:“我不想经营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而想经营最赚钱的钢铁企业。”利用规模效应节约成本,是米塔尔致力于并购的原因之一。 我们倾向于将收购看做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一次兼并。从实质上讲,如果我们使各个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则这桩交易也有可能成为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米塔尔与阿塞洛 塔塔钢铁的并购之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