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即墨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 |
释义 | 学校简介即墨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是我市第一所多功能、综合性的校外活动场所,直属于即墨市教育体育局,承担我市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教育任务,2008年5月正式启用,成为青少年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填补了我市校外活动场所的空白。 实践基地位于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的青岛温泉旅游度假区,北依钱谷山,南临鳌山湾,周边与温泉公园、麒麟山庄、皋虞古城、风电长廊、钱谷山茶园和有机农庄、天泰高尔夫和滑雪场、国家海洋养殖研究中心等毗邻,拥有“山、海、泉、田、林、滩、村”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教育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实践空间。 实践基地占地面积近40000平方米,分为“四区三园”,有专用室15个,装有空调的公寓、餐厅各一座,实行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能同时容纳300人食宿和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基地秉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观,坚信“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有痕迹,做过的会永远记忆”的实践观,以“贴近和服务青少年”为宗旨,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为目标,以“实践育人”为核心,以“快乐体验”为主要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同校内教育的衔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实际需求和接受水平,构建了“以基地内教育资源为主体,以自然和社会教育资源为两翼”集实践性、科学性、拓展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现开设模拟驾驶、机器人、科学体验、影像艺术、科技制作、气象观测等科技活动类;陶艺、软陶与中国结、彩编、丝网艺术、烙画、雕刻、布艺、纸艺等手工制作类;内务整理、帮厨自炊等生活技能类,军事训练、团队拓展、真人CS对抗等素质拓展类;参观访问、沙滩运动、野外拉练、赶海、游泳、登山等社会实践类;认知、种植、收获等学农活动类以及电影晚会、篝火晚会、主题活动、才艺展演、自我评价等晚间活动类共七大类三十余项实践活动项目,课堂上实行“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目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互动、体验升华,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习一种技能,感受一段经历,尝试一次创新,体验一回成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探究中感受快乐,在风雨中砥砺意志,在体验中丰富人生。 实践基地自启用以来,已先后对二十八中、实验学校、新兴中学等城区11所中学8000余名学生进行了实践教育活动,接待省市领导和校外教育机构的指导参观20余次,成功承办了青岛市“千帆竞发”帆船训练营和多期实践夏令营,被确定为即墨市农村信息化体验中心和市关工委、市慈善总会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经验做法在青岛市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国校外教育网视频会议上做典型交流;参训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超出我们的想象,带队教师更是感触到了学生在自我认知、兴趣培养、体验挫折、增强自信、实践能力、意志历练、团队意识、求异创新等方面的变化,学生家长非常支持孩子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认为这是提高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难得机会,也是孩子一生中难忘的经历。全新的课程,特殊的课堂,使孩子们素质提高,个性发挥,兴趣满足,羽翼丰满,振翅待飞。 实践基地按照市教体局统一安排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每期一周,上足48课时的综合实践课程,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同时,为有效利用实践教育资源,丰富中小学生的节假日生活,实践基地在每年暑假举办“我实践、我体验、我成长”主题训练营。实践基地热忱欢迎您的到来! 学校课程一、模拟驾驶、机器人、科学体验、影像艺术、科技制作、气象观测等科技活动类。 二、陶艺、软陶与中国结、彩编、丝网艺术、烙画、雕刻、布艺、纸艺等手工制作类。 内务整理、帮厨自炊等生活技能类,军事训练、团队拓展、真人CS对抗等素质拓展类。 三、参观访问、沙滩运动、野外拉练、赶海、游泳、登山等社会实践类。 四、认知、种植、收获等学农活动类以及电影晚会、篝火晚会、主题活动、才艺展演、自我评价等晚间活动类。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