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急相反应
释义

简介

在创伤、感染早期,往往出现与机体应激反应有关的急相反应现象,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高以及多种急相反应蛋白快速而非特异性变化。这些变化受某些多肽类介质的调节。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急相反应蛋白及调节其变化的急相反应介质在创伤、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验

传统的及现代的治喘研究,多着眼于“平滑肌舒张”、“受体拮抗”和“减轻气道炎症”等方面,无可否认,以皮质类固醇为主的抗炎治疗,取得了可观的临床疗效,但即使吸入性激素治疗,长期应用,也难免有一定副作用。炎症介质拮抗剂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虽较小,但由于哮喘的发病过程中涉及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单用炎症介质拮抗剂,很难达到激素样的平喘和抗炎效果。曾怀疑PAF可能是一种“中心环节样的致喘介质”,能激发其他炎症介质,拮抗PAF可对肺过敏反应中组胺的产生有一定抑制,但对硫肽白三烯并无影响[5]。近年临床研究也表明,通过拮抗PAF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6,7]。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哮喘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也不能取代皮质类固醇,仅有“节省类固醇效应”[8]。总的来看,采取拮抗炎症介质以平喘的办法并不十分理想和有效。那么通过血液净化,降低机体内致喘介质所造成的“致喘负荷”是否有效呢?

应用

中分子物质指分子量在200~3000(原子质量单位,或称道尔顿)的物质[3]。一些常见的致喘介质如组胺(分子量111.1)、硫肽白三烯(LTs,分子量LTC4623.8,LTD4496.7,LTE4441.6)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分子量约为523)等属于低、中分子物质的范畴。从逻辑上讲,证实这些物质是否为“致喘负荷”可有两条途径:①哮喘发作时这些物质的浓度增高;②清除它们后哮喘缓解。业已证明哮喘发作时血液致喘化学介质和中分子水平增高,但尝试通过血液净化的方法清除致喘化学介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极为罕见。通过Medline光盘检索,仅见前苏联学者AmatuniVG等[2]曾以血液吸附(hemosorption)的方法清除哮喘及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血中增多的中分子物质,尤其是一些过氧化产物,可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膜脂质在磷脂酶A2、环氧合酶和5-脂氧合酶催化后生成的前列腺素、血栓素及白三烯类为过氧化物代谢产物,我们推测这些物质可能是AmatuniVG等发现血液中含量增高的中分子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的部分组成成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