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尔吉斯斯坦伊斯兰教 |
释义 | 吉尔吉斯位于中亚东北部。面积19.85万平方公里。人口437.2万(1990),主要有吉尔吉斯、乌兹别克、俄罗斯、乌克兰等民族,92%的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吉尔吉斯语为官方语言。首都比什凯支。6~12世纪先后隶属于突厥汗国、突厥格什国、卡尔卢克国、喀喇汗国。13~16世纪受蒙古鞑靼人、卫拉特人统治,15世纪下半叶吉尔吉斯民族基本形成。1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成为吉尔吉斯民族的主要信仰。19世纪上半叶属浩罕汗国,60~70年代被并入俄国。1926年成立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1936年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一员。1991年8月31日宣告独立,易名为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的穆斯林多属逊尼派,遵循哈乃斐教法学派,苏菲派亦有较深的影响。苏联解体前,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伊斯兰事务由中亚暨哈萨克斯坦穆斯林宗教事务管理委员会负责。解体后,受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影响,出现原教旨主义的派别组织伊斯兰复兴党。吉尔吉斯的穆斯林信仰较为虔诚,在婚丧嫁娶、日常生活中严守伊斯兰教的规戒和习俗,圣徒、圣墓崇拜较为流行。至1991年已在境内建立数百座清真寺,还出版了少量《古兰经》、教历等宗教书刊。 (黄陵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