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于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平装: 37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30256386 条形码: 9787030256386 尺寸: 26.2 x 19 x 2.2 cm 重量: 921 g 作者简介迟国泰,1955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现任大连理工大学金融风险与系统评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大连理工大学“迟国泰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迟国泰教授学术创新团队”负责人。曾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原科技进步奖)1项,辽宁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政府奖)、大连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论文一等奖等省、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8项。主要学术专长为复杂系统评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期货交易风险管理以及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 内容简介《基于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通过对我国科学发展状况的分析,详细介绍了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第1篇以国际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通过人均绿色GDP、国民幸福指数等指标反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通过人均绿色GDP、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反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立了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第2篇通过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种方法对有关准则层的指标进行筛选,用20%的指标反映98%以上的原始信息,建立了浓缩的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第3篇利用浓缩的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循环修正等5种方法,分别评价了国家、省级行政区、副省级城市、地市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的科学发展状况。第4篇利用全口径的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次约束、改进群组G1赋权等10种方法,分别评价了有关对象的经济、生态、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5个方面的科学发展状况。 《基于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可供从事经济评价、生态评价、社会发展评价、人的全面发展评价、科学技术评价的高等院校师生、政府宏观管理与规划部门的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序 前言 第1篇 基于科学发展的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第1章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概述 第2章 基于科学发展的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第2篇 基于科学发展的浓缩评价指标体系 第3章 基于关联-差异分析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4章 基于相关分析-粗糙集理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5章 基于双重关联度分析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6章 基于相关-主成分分析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7章 基于聚类-因子分析的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8章 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精度检验 第3篇 基于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第9章 基于级差最大化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中国2001~2007年实证 第10章 基于集对分析组合评价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第11章 基于循环修正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城市实证 第12章 基于差异最小化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地级市实证 第13章 基于指标差异组合赋权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区县实证 第4篇 基于科学发展的准则层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第14章 基于次约束的经济评价模型及中国“十五”期间实证 第15章 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经济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第16章 基于G-熵权组合赋权的经济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第17章 基于改进群组G赋权的生态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第18章 基于KP的生态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城市实证 第19章 基于集对分析组合评价的社会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城市实证 第20章 基于灰色聚类的社会评价模型及地级市实证 第21章 基于HP-标准离差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中国“十五”期间实证 第22章 基于TOPSIS-HM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城市实证 第23章 基于超效率DE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第24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第25章 基于P-DE的双重科技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城市实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