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因工程食品:生产方法与检测技术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德)海勒 著 刘德虎,陈三凤 译 (德)海勒 编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571221出版时间:2005-08-01版 次:1页 数:335装 帧:平装开 本:小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技 > 轻工业、手工业 内容简介《基因工程食品:生产方法与检测技术》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基因工程食品的生产方法、局限性和前景,说明了欧洲对基因工程食品管理的立法情况,阐述了基因工程食品的检测技术,包括基因改造生物的检测、基于DNA分子的遗传改造检测方法、基因工程鱼及其检测方法、基因工程作物的检测方法、在多组分和加工类食品中检测基因工程应用情况的方法、乳酸乳球菌的遗传变异及其检测以及食品发酵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基因工程生物的检测方法。其主旨为专业研究人员和管理者提供基本的研究思路、科学的检测技术和可供借鉴的管理方法,以期达到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最大限度保证基因工程食品安全。 作者简介刘德虎,男,1962年12月16日出生。199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植物病理专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6月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工作至今。现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病毒学及抗病毒病基因工程的研究,作为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的青年科技骨干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曾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高新生物技术领域研究项目、国际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研究课题。 目录第1部分应用与展望 1 家畜生产品质的基因工程改良 1.1 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1.1.1 原核DNA微管注射法 1.1.2 逆转录病毒载体 1.1.3 多能干细胞技术 1.1.4 利用转基因细胞做供体进行的核移植技术 1.1.5 家禽的转基因研究 1.1.6 鱼类转基因研究 1.2 外源DNA的结构 1.3 家畜农业性状的基因工程改良 1.3.1 改善生长速度、肉质成分和饲料转化效率 1.3.2 改变牛奶成分的转基因研究 1.3.3 改善动物抗病性的转基因研究 1.3.4 改变生化代谢途径 1.3.5 改善羊毛生产 1.4 转基因家畜及生物安全性问题 1.5 结论 参考文献 2 转基因植物 2.1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方法 2.1.1 转化方法 2.1.2 组培条件 2.1.3 分子条件 2.2 已上市的转基因植物(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日本) 2.2.1 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甜菜、水稻和棉花 2.2.2 抗虫转基因玉米、马铃薯、番茄和棉花 2.2.3 抗病毒、雄性不育、延迟成熟、改变脂肪酸含量等转基因作物 2.3 正在研制的其他转基因植物 2.3.1 增加新的性状 2.3.2 影响人类食品质量的营养性状 2.3.3 影响食品加工的性状 2.3.4 植物制药 2.4 展望 参考文献 3 利用基因工程酵母和丝状真菌生产发酵食品 3.1 引言 3.1.1 我们为什么要发酵食物 3.1.2 植物来源的发酵类食品 3.1.3 动物来源的发酵类食品 3.1.4 结论 3.2 重组DNA技术的应用 3.2.1 重组DNA技术在酵母中的应用 3.2.2 重组DNA技术在丝状真菌中的应用 3.3 工业用真菌菌株发酵效率的提高 3.3.1 工业用的酿酒酵母菌株 3.3.2 其他工业用酵母菌株 3.3.3 工业用丝状真菌 3.4 基因工程改造生物的商业应用 3.5 前景 参考文献 4 利用丝状真菌生产食品添加剂 …… 5 基因工程细菌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第2部分 欧洲的立法情况 6 欧洲国家有关基因工程食品的立法现状 第3部分 检测方法 7 基因改造生物的检测:需要思考的一些基本问题 8 基于DNA分子的遗传改造检测方法 9 基因工程鱼及其检测方法 10 基因工程改造作物的检测方法 11 检测多组分和加工类食品中基因工程应用情况的方法 12 乳酸乳球菌的遗传变异及其检测 13 食品发酵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基因工程微生物检测方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