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货币互换机制
释义

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

1 货币互换概述

2 货币互换优点

3 货币互换的交易机制

4 货币互换交易价格的报价

5 货币互换功能

6 货币互换的定价

7 货币互换实例

货币互换概述

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在互换交易中占主要地位。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简单来说,利率互换是相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而货币互换则是不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货币互换双方互换的是货币,它们之间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改变。初次互换的汇率以协定的即期汇率计算。

货币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货币互换的条件与利率互换一样,包括存在品质加码差异与相反的筹资意愿,此外,还包括对汇率风险的防范。

货币互换优点

①可降低筹资成本

②满足双方意愿

③避免汇率风险,这是因为互换通过远期合同,使汇率固定下来。这个互换的缺点与利率互换一样,也存在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的风险,如果是这样,另一方必然因利率、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

这里须注意的是,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可以分别进行,同时也可结合同时进行。但操作原理与上述单个互换一样。

互换交易形式除上述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两大形式外,还有其他许多形式,这里介绍3种。

(1)平行贷款(parallel loan)。

(2)背对背贷款(back-to-back loan)。

(3)中长期期汇预约(medium and long-term foreign exchange contract)

货币互换的交易机制

使用货币互换涉及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识别现存的现金流量。互换交易的宗旨是转换风险,因此首要的是准确界定已存在的风险。

第二步是匹配现有头寸。只有明了现有头寸地位,才可能进行第二步来匹配现有头寸。基本上所有保值者都遵循相同的原则,即保值创造与现有头寸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风险,这就是互换交易中所发生的。现有头寸被另一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头寸相抵消。因而通过配对或保值消除了现有风险。

互换交易的第三步是创造所需的现金流量。保值者要想通过互换交易转换风险,在互换的前两步中先抵消后创造就可以达到目的。与现有头寸配对并创造所需的现金流量是互换交易本身,识别现有头寸不属于互换交易,而是保值过程的一部分。

货币互换交易价格的报价

货币互换报价的一般做法是:在期初本金交换时,通常使用即期汇率,而在期末交换本金时,则使用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计算出两种货币的利差,用升水或贴水表示,与即期汇率相加减,得出远期汇率。目前流行的另一种货币互换报价方式是:本金互换采用即期汇率,而不采用远期汇率。货币互换的利息交换则参考交叉货币利率互换报价。

货币互换功能

(1)套利。通过货币互换得到直接投资不能得到的所需级别、收益率的资产,或是得到比直接融资的成本较低的资金。

(2)资产、负债管理。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主要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币种进行搭配。

(3)对货币暴露保值。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许多经济活动开始向全世界扩展。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开始以多种货币计价,货币互换可用来使与这些货币相关的汇率风险最小化,对现存资产或负债的汇率风险保值,锁定收益或成本。

(4)规避外币管制。现有许多国家实行外汇管制,使从这些国家汇回或向这些国家公司内部贷款的成本很高甚至是不可能的。通过互比互换可解决此问题。

货币互换的定价

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交换本金,货币互换可以看成是不同币种债券的组合,然后再加上一个外汇市场交易。

货币互换实例

第一份互换合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那以后,互换市场有了飞速发展。这次著名的互换交易发生在世界银行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间,它由所罗门兄弟公司于1981年8月安排成交。

1981 年,由于美元对瑞士法郎(SF)、联邦德国马克(DM)急剧升值,货币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汇兑差额,所罗门兄弟公司利用外汇市场中的汇差以及世界银行与 IBM公司的不同需求,通过协商达成互换协议。这是一项在固定利率条件下进行的货币互换,而且在交易开始时没有本金的交换。

世界银行将它的 2.9亿美元金额的固定利率债务与IBM公司已有的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的债务互换。互换双方的主要目的是,世界银行希望筹集固定利率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低利率资金,但世界银行无法通过直接发行债券来筹集,而世界银行具有AAA级的信誉,能够从市场上筹措到最优惠的美元借款利率,世界银行希望通过筹集美元资金换取IBM公司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债务;IBM公司需要筹集一笔美元资金,由于数额较大,集中于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不妥,于是采用多种货币筹资的方法,他们运用本身的优势筹集了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然后通过互换,从世界银行换得优惠利率的美元 。

为什么中国没有加入货币呼唤机制:

融危机以来,中国央行先后与中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白俄罗斯、阿根廷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

4月6日,美联储也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等四大央行宣布了总额近30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与人民币各自进行的货币互换,两者被赋予的“使命”截然不同。美联储寄望通过货币互换,维持美元的价值稳定和地位,而中国央行与多个经济体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则是为人民币参与国际贸易结算创造条件,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地位,继而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基础。

2870亿美元五大央行新货币互换

根据美联储的声明,此次互换协议涉及总金额约为2870亿美元,美联储可通过支出美元购买其他央行的货币储备。具体来讲,美联储将可从英国央行购买300亿英镑(约合450亿美元)的储备,从欧洲央行购买800亿欧元(约合1080亿美元)的储备,从日本央行购买10万亿日元(约合990亿美元)的储备,从瑞士央行购买400亿瑞士法郎(约合350亿美元)的储备。

五大央行当天发布的联合声明指出,如果需求增加,将通过这一新货币互换协议,向美联储提供相应的欧元、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声明还强调,西方央行将继续合作采取必要步骤促使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当天,《华尔街日报》撰文认为,美联储和其他央行之所以希望设置这样的货币互换额度,存在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某些假日美国市场处于休市状态时,其他国家市场还在运作,这种情况下,在海外市场操作的美国机构可能会面临暂时的资金需求。

另一个原因是让已有的安排更具互惠性。过去几个月来,根据之前已宣布的互换计划,美联储向其他央行出借了数千亿美元,这些资金随后被提供给需要美元的外国金融机构。而这次的新安排是正式允许在需要的时候实现资金反向流动。

此外,这轮金融危机期间,外国金融机构对美元资金需求很大,这迫使其他国家央行转向美联储,希望后者能对外出借美元。但美国金融机构并不存在严重需要外币的情况,没有必要向美联储求助获得外币贷款。

美元贬值风险较大货币互换为财富保值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为挽救实体经济大举发债。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国债净增发额达1.47万亿美元,2009年美国增发国债规模势必会更加庞大。高额财政赤字和美国货币当局本身已无限膨胀的资产负债表,使得美元未来走势不容乐观(图5)。中长期看,美元贬值风险较大,而美元贬值的直接后果便是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财富缩水,因此继续持增美国国债或意味着未来出现更大损失。在此次参与货币互换协议的西方央行中,包括持有美国国债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第三位的日本和英国央行(图3)。基于此,西方五大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有规避汇率风险,财富保值的考虑。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同样表示,西方五大央行的货币互换与人民币不一样,美元长期有贬值风险,货币互换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规避汇率风险(图4),这是货币互换的一个目的,另外,通过西方五大央行的货币互换形成一个利益相关的整体,对抵御经济危机的冲击,快速恢复经济有积极作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对美国有较大依赖,力挺美元对大家都好。

强势美元受挑战货币互换维护美元地位

“西方五大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有积极维护美元地位的意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如是说。

美元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全球性金融危机重新点燃了市场对创立新的储备货币的兴趣。从4月2日20国峰会落幕那天起,美元强势的地位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20国集团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SDR)的规定以及预备于今年9月在纽约讨论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问题,毫无疑问,在短期内对美元的走势将不利。

丁志杰认为,美国与西方四大央行签署货币互换是出于各自利益考虑,西方经历经济危机后正在衰退,这个时候需要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货币互换就是合作的最佳体现。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在积极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西方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应对来自中国等国的挑战首先要在西方确立美元的优势地位,因为从当前看,无论欧元还是日元都无法取得美元的地位,与其内部竞争分散美元的优势不如一致行动做强美元,其次,通过西方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辐射美元影响,美元的地位巩固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利益也巩固了。尤其是英国和日本,他们与美国息息相关。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同样认为,金融危机后美元预期贬值,美元地位受到其他货币挑战,G20前,中国、俄罗斯等国倡导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更是对美元地位的挑战。此次五方货币互换,是在一大利益集团内维护美元的地位,同时凭借西方五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重要作用,巩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同是货币互换人民币与美元使命不同

作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美元从流动性过剩到紧缺,出现了借贷困难和汇率风险,因此区域内自然产生了本币互换贸易结算的需求。

此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7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央行已与中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白俄罗斯、阿根廷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图6)。此外中国央行正积极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央行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进行磋商。

“同为货币互换,但两者被赋予的使命截然不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如是说。

在吕随启看来,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是一种创新形式,其运作机制是,央行通过互换,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进口的商品,借以减轻因美元流动性缺乏带来的贸易融资萎缩,也推动了人民币在区域范围内的流通程度。

此外,中国央行对于交易伙伴亦有自身考虑,从实际情况看,主要是选择周边经济体,特别是经贸往来密切的经济体,比如选择马来西亚、韩国、白俄罗斯等等。就是因为中国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显现出人民币开始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潜力。长期来看,周边地区以及本地区外国家开始以人民币进行贸易定价,也将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及国际地位(图1)。

“具体来说,中国货币互换协议顺序为‘先周边,后拉美’。”丁志杰表示,与阿根廷的互换,人民币在贸易中充当支付结算的角色;白俄罗斯则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与韩国的互换,主要作用是方便韩国在华企业进行融资;与香港互换,是由于香港是人民币第二大集散中心,中央又准备在香港发债,货币互换主要是为满足资金供给;与马来西亚和印尼互换,是用于双方的商业贸易结算。

美联储与数家央行重启临时货币互换机制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日启动与欧洲中央银行、加拿大、英国和瑞士等四家央行的临时货币互换机制,以帮助缓解国际金融市场的美元流动性压力。

美联储当天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些机制旨在改善美元融资市场的流动性情况,防止紧张局势蔓延到其他市场和金融中心。”美联储说,中央银行将继续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融资市场的压力。

美联储说,这些货币互换协议期限为2011年11月,有关细节将尽快发布。

此外,日本中央银行也旋即宣布,向市场注入216亿美元资金,以应对希腊债务危机对日本金融系统的影响。

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美联储曾与这些中央银行采取了同样的美元流动性互换机制。

因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情况恶化,近日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市场对美元的需求显著增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