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火炮歌
释义

打火炮,是神农架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因一般在喜庆之时吹打,而又常常伴有激烈的火炮(即鞭炮)声,故称之打火炮。

神农架民歌主要有山锣鼓和火炮歌两种形式,都是神农架古老习俗之一。

山锣鼓是一种歌唱和打击乐相结合的板腔结构的田歌形式,当地人把锣鼓称为“家业”,把打唱艺人称为“锣鼓匠”或“歌师傅”。在农忙时节,常又有威望的长者掌鼓板,副手敲锣鼓,站在劳动人群前唱歌,催人鼓劲。锣鼓的套曲、唱腔丰富,曲板多变,故有“出乡十五里,各有一乡风”之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最近神农架对这种地方特色显著的传统文艺形式,加以改进升华,既保存原汁原味,有赋予了时代活力,编排的《神农架梆鼓》节目,作为全省唯一获选节目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并荣获金奖。火炮歌是打火炮时所唱。

打火炮是神农架的一种民间吹打形式,因一般在喜庆之时吹打,常常拌有激烈的火炮(鞭炮)声而得名“打火炮”。这种民间乐队有一套完整的乐器(哨、呐、鼓、钹、大锣等)和一班吹打艺人。吹打艺人边打边唱火炮歌,歌曲朴实无华,节奏活泼欢快,富有乡土情趣。全区各乡村均有此种乐队。

这种民间乐队有一套完整的“家业”(即乐器),如琐呐、鼓、钹、大锣、马锣等和一班吹打艺人。吹打艺人非专业艺术人员,而由各村的业余文艺爱好者自由组合而成。若哪家有嫁娶、祝寿、造屋上梁等喜庆之事,都要请一个班子来打火炮热闹一番。特别是迎亲时,火炮班子走在队伍前列,吹吹打打,喜气洋洋,很是热闹。 民间用的鼓一般都是用木头和羊皮自制的,有大、中、小三种型号。三种鼓固定在同一木架上,后面连着一个半圆形的木权,使用时木权卡在鼓手腰间并用绳子系紧,成为系在腰间的架子鼓。这样,鼓手一人独敲大、中、小三面鼓,边走边敲,潇洒自如。 吹打艺人往往又是出色的民间歌手,他们可以边打边唱,谓之火炮歌(又称花鼓子歌)。火炮歌有四句头、五句头和四句半,也有长短旬的溜板和数板。演唱时,与打击乐和唢呐曲牌的转换紧密配合,节奏活泼而欢快。唢呐曲牌多用平腔、陶腔、蛮调、四平调、文曲子和武曲子等民间曲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