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
释义 | 概况简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主要依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学科进行建设。该学科是国内首批博士点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东南大学“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教育部结构工程特聘教授岗位。 研究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教授为该学科学术带头人,现有教授27人(其中博导20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1人。 学术委员会主任:吕志涛(教授,院士,东南大学) 副主任:吴中如(教授,院士,河海大学) 委员:孙伟(教授,院士,东南大学)、王景全(教授,院士,解放军理工大学)、吴智深(教授,长江学者,东南大学)、聂建国(教授,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李杰(教授,长江学者,同济大学)、李宏男(教授,长江学者,大连理工大学)、李忠献(教授,长江学者,天津大学)、秦顺全(教授,院士,中铁大桥局)。 仪器设备1.疲劳试验系统:可进行各类材料、构件和子结构的拉、压、弯等疲劳试验,以及材料或构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 2.地震模拟振动台:结构模型或实体水平向一维地震模拟试验; 3.火灾试验系统:垂直构件(柱、节点)及水平三跨连续梁、板的火灾试验,1100°C任意升温曲线。 4.风振测试系统:三维风速的测量 5.光纤传感测试系统:结构应变、温度、裂缝等的监测 6.结构空间定位及测试系统:结构空间定位及测试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GPS定位系统和全站仪 7.压剪试验机:可进行大吨位梁、柱、节点及相关试件的竖向和水平向两维试验; 8.动态测试系统:应变、位移等参数的动、静态自动测量位移、荷载滞回曲线的记录和绘制。 教学科研重点实验室现阶段承担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省部级攻关项目55项,拥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具有承担国家级、部省级重大或重点科研课题,解决重大标志性工程关键性技术难题的能力,正逐步成为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领域创新研究基地、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重点实验室下设混凝土及预应力研究室、新材料与新结构研究室、防灾减灾研究室、地下及桥隧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计算理论及应用;高性能材料及其结构耐久性;工程结构抗震、减振与振动控制;大跨、超高和新型结构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地下结构的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及其应用;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隧道结构的设计理论与应用;工程结构损伤系统识别、防灾安全性评价、加固与健康检测以及工程结构的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研究等。 建设成果重点实验室注重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的结合,在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一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并成功地解决了众多关键性技术难题。已在北京西客站、长江二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云南元江大桥、阿迈江大桥、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南京新世纪广场、南京电视塔、合肥电视塔、宿迁交通大厦(9度区)、北京银泰中心、北京新机场大跨维修机库、北京新机场指挥塔台、西安长庆石油勘探局科研楼、山东世贸中心、江南大酒店平移、南京城墙、南唐二陵、朝天宫大成殿等多项国家和省重点工程中得到应用,多项成果被国家规范采纳。 人才培养实验室致力于建立以院士为首、结构合理的一流师资队伍和科研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实现博士化,加速拔尖人才、优秀年轻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 交流合作实验室积极开展深层次的教授-教授、课题组-课题组、学科-学科间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Buffalo分校、美国密西根大学、加州大学Irvine分校、丹麦技术大学、日本茨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外和境外二十多所大学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加速国际化进程。 建设发展重点实验室将积极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并严格遵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群策众力,创新,进取,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交通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四牌楼2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