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回到马克思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回到马克思

作 者:张一兵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214058072

开本: 16开

定价: 55.00 元

内容简介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内容简介:在这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读到后现代大师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福柯认为,他之所以别出心裁地提出“知识考古学”,是为了关注被传统史学家、思想史学家有意删除的“零落时间的印迹”,即非连续性,并试图揭示其背后的密码。①在福柯看来,过去的思想史面对一种观念、一个思想家,总试图去作一种“同心圆的描述”,即在一个线性逻辑中来讲述一个有始有终的连续同质的变化总体。这不过是假象。思想发展中最本真的东西恰恰是,存在于话语的断裂处、栖居于话语布展的边界以及活跃于理论逻辑中的独特的异质性、。因此,福柯认为,必须对隐匿的无名的异端和断裂给予格外的关注。当然,在总体上我的诠释明显异质于福柯和阿尔都塞的那种准结构主义的截断式解读。但是,福柯对非连续性的关注引发了我的共鸣,读者面前的这本关于马克思的书与过去一切类似论著的不同之处,正在于我格外关注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的非连续性。不过,这是一种在肯定了马克思思想发展内在连续性之上的非连续性解读。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后来的现实发展,正是在这种打破了“同心圆”的非连续性上生成起来的,否则,就不会有列宁的“十月革命”,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也绝不可能出现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显然,这是一种“源”与“流”的辩证法。

图书目录

作者的话

导言

一 五大解读模式:从青年马克思到马克思主义

二 马克思理论写作中的三类文本及其哲学评估

三 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三个理论制高点

第一章 青年马克思初次面对经济学的支援背景

第二章 经济学语境中哲学话语的沉默与凸现

第三章 人本学劳动异化史观与走向客观经济现实的复调语境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前夜的实验性文本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新视域建构的重要理论参照系

第六章 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建构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最后视域

第八章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九章 经济学语境中的历史现象学

附录

后记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