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皇越春秋
释义

《皇越春秋》描述的是15世纪初越南民族英雄黎利(Lê Lợi)抗击明朝占领军,恢复安南独立的故事,属于较早期的越南汉文历史小说。

小说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5世纪后半期到16世纪前半期之间。这部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是《三国演义》传入越南之后一部模仿《三国演义》的作品。对于越南文学来说,它标志着一种受人关注的新文学——历史小说的产生,是一部引起学界注意的历史小说。

《皇越春秋》没有署名,作者不可考。这部小说应该是熟悉黎利起义并且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写的。小说中许多情节,越南历史没有记载,不熟悉当时情况的人不能知道。

《皇越春秋》分上、中、下三卷,共60回。文字比较简略,每回一千多字。小说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从第1到第22回,写强臣胡季犛篡夺取了陈朝政权,陈天平求救于明王朝,明成祖出兵安南,黎利兄弟与明军结盟,打败了胡季犛父子。后半部分写明朝军队占领安南,由于中官马骐、参将李彬等贪墨,激起安南人民的反抗。黎利在谋臣阮荐的辅佐下,打败明朝占领军,解放了安南,建立了大越国。

从结构来看,小说采取单线结构的形式,以黎利为基本线索,全书围绕着黎利拒胡——联明反胡——退守蓝山——抗击明军来展开,线索比较清晰。

这部历史小说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有几点很值得注意。

一是以德治国观念,小说开头明确提出“有德则治,无德则乱”的观点,这一观点贯穿全书。小说认为陈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陈朝末年,国君失德,胡季犛父子篡位之后,不但没有修德,反而杀害陈氏后裔,大选美女,还去搞所谓的厌妖,他听说南方有一棵千年梧桐,化为妖怪,迷惑过路商人,因此要去镇住妖怪,反而遭到刺客的伏击,又被妖怪捉弄,不久就被联军推翻。黎利之所以由一个地方豪强,迅速成为解放安南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是一位有德之君。小说中说推翻胡季犛之后,明朝把安南划为郡县,封给黎利一个知府的职位,黎利的手下大为不满,提出反了明军,黎利却说刚刚经过战争,如果再继续打仗,百姓会受更多的苦,所以他封官挂印,先回蓝山老家。后来因为百姓受不了明朝官吏的盘剥,前来告状,黎利这才重新出山,解放安南百姓。一些将领几次怂恿黎利称帝,黎利就是不肯,后来谋臣阮荐用蜜糖在大树上写字,让蚂蚁啃了树皮,显出“黎利为王,阮荐为辅”的文字,人们传开,以为是天书,在众人的劝进下,黎利才同意称王。小说的意图很清楚,黎利之所以能够得到拥戴,由弱到强,打败明朝占领军,是因为他是一位有德之君,受命于天。小说还暗示,如果明朝官员都能够像尚书黄福那样爱护安南百姓,明朝占领军也不至于遭到如此强烈的反抗。

二是提出“南国自有南帝居”的独立自治观念。明朝军队出兵安南的目的,本来是要帮助恢复陈朝政权,但打败胡季犛之后,明成祖看了明军统帅张辅献上的安南地图,趁机将安南划入明朝版图,这就违反了从北宋以来一直承认安南自治的惯例。小说利用“南国自有南帝居,绝然分定在天书”(Nam quốc sơn hà Nam đế cưTiệt nhiên định phận tại thiên thư)这样的表述,巧妙地表达出反对明朝辖制安南,要求独立自治的愿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