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桷门 |
释义 | 黄桷门位于铜梁县南城街道黄门村,矗立在巴岳山风景名胜区北山上山古道两侧,由两株黄桷古树组成,树龄均在300年以上。树枝极其粗大,2人不能合围;枝叶繁茂,墨翠之色相间,覆泽上千平米,颇有古树之风。黄桷门树形十分奇特,惊为鬼神之作。两树在离地约3米处,急在空中拥抱,紧紧融合为一树,毫无间隙,浑然一体,不分彼此;下面形成一个天然的“门”,可供3名游客并肩通过;相生相拥约1米之后,两树忽而分开,各自把自己的枝柯尽情向蓝天伸展,直到最高处它们的枝枝叶叶又密匝匝相互掩映,共同组成一把遮天蔽日的硕大绿伞。黄桷门立于古道两旁,如两尊镇山的天神,形成一座自然的山门,“黄桷门”的名称由此得来。黄桷门旁一条山溪潺潺流过,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拱桥默默相伴,几棵年代相仿的黄桷古树牵手成荫,自成一景;游客常在此嬉戏、歇息、留影和思悟等,黄桷门成为游览巴岳山的第一景。关于黄桷树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相传,巴岳山静广寺的和尚慧明爱上了前来进香的姑娘郭香妹,但郭母极力反对, 并指着山下的两树黄桷树说,“待若两树为一,方能娶吾女”。慧明还俗后在树旁搭屋守护,日日焚香祈祷,天天采露浇灌。终于感动上天, 使两树雌雄合一,慧明遂得心愿。 从此,黄桷门成为爱情忠贞的象征,四方爱人皆来祈愿,又留下众多爱情佳话。“情人树”或“鸳鸯树”之名也不胫而走。 该树形姿奇特,传说动人,象征高洁。该树由两棵黄桷树组成,在离地约三米处紧紧相拥并合为一树,形成巴岳山一道天然的山门,被称为“黄桷门”。黄桷门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在当地流传着众多动人的爱情故事,因此又被称为情人树或鸳鸯树。作为我市黄桷树种的代表树,黄桷门在上世纪80年代就闻名市内外,曾多次被各省市电视台、报纸、网站等报道,被市民赞为“黄桷树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