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鱼圈遗址 |
释义 | 概述黄鱼圈遗址,位于吉林省舒兰市法特镇黄鱼村珠山,,面积15000平方米,1981年4月20日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该遗址包含西团山文化、 渤海文化和辽金文化遗址。出土遗物很丰富,石、陶、骨器均有。 遗址描述黄鱼圈是清代皇宫圈养鲟鳇鱼的地方,相传,清朝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后,为保证皇宫大内的衣食住行,分别在乌拉街、江宁、苏州、杭州设立了与地方官府无关的朝贡衙门,直接归内务府管理。乌拉总管衙门负责采集东珠、松籽、蜂蜜、鲟鳇鱼、人参、貂皮及白小米等,其中,松花江特产鲟鳇鱼个大味美、鲜嫩,很受宫廷欢迎。鲟鳇鱼大的有三四百斤,小的有五、六斤,老百姓捕到鲟鳇鱼不准吃,这是贡品,否则要犯杀头之罪。一般捕鱼时值春、夏、秋三季,没有冷藏装置,天热又无法运输,只能等到冬季将鱼冻好用马车送往京城。当年,乌拉总管向皇帝建议修个鳇鱼圈,把捕到的鱼先养起来。皇帝准奏,就在距乌拉街100里的松花江处修了一个鳇鱼圈,为了妥善保管鱼具,又在乌拉街北12里的江对岸修建了一座打鱼楼。鳇鱼圈和打鱼楼都是在康熙初后修建的。据1884年(光绪十年)出版的《打牲乌拉志典全书》记载:“荡捕鲟鳇鱼每年四、五月,派骁骑校一员、委官一员、领催二名,用肥大眼网八块,两块一练合为一块,顺车横荡,获鱼入圈。”相传鳇鱼圈深丈余,周长500多米,全用花岗岩石砌成,旁还有晾网地。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东巡吉林时,曾乘船巡视过鳇鱼圈和打鱼楼。鳇鱼圈随着清朝的灭亡也荒废了。时间长了,鳇鱼圈的地名就成了黄鱼圈了。 黄鱼圈不仅是清代圈养鲟鳇鱼的地方,在黄鱼圈村西200米的珠山上,还有一处距今三千年左右的原始村落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面临松花江,东接广阔平原,南靠江岔陡壁,山上除有原始文化遗址外,还有渤海、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址,面积约一万平方米。 价值黄鱼圈古文化遗址对研究吉林地区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现已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