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瑶观 |
释义 | 黄瑶观,字舟玉(一字宾宇),号西园。清惠北鳌塘铺前黄(今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人。生卒年不详,据考,约生活于清康熙朝后半叶至清乾隆初年(1700—1740年)。初入仕即授山东安丘知县。时值山东连年水旱大灾,黄瑶观全身心于赈灾恤民,积劳成疾,殉职于任上。 黄瑶观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黄其宗,从小便有文名,尔后设馆授徒,其门下弟子多人脱颖登科。黄瑶观从小受严谨的家学门风熏陶,人品文章皆为时人所称誉。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黄瑶观参加乡试得中黄元宽榜举人,并立即上京赴次年(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春闱”会试,竟“联捷”金德瑛榜一甲进士。“科第联捷”是早年读书人之间用以相互祝颂的吉语,是极不容易得到的。且黄瑶观一入仕途便显现出不凡的才能,正该仕途显达的时候,可惜英年早逝。 史载,黄瑶观中进士后,依例被授为山东安丘知县。知县任上,正值酷旱洪涝并作,境内不靖。黄瑶观在处置错综繁杂的政务时,善于切中要害,使其余小事迎刃而解。施政中重于治本,别人认为纷繁无绪的事务,都让他化繁为简,治理得井井有条。尽管水旱连连,饥民充塞,但安丘境内仍然安靖,从不曾出现过大的乱子。 黄瑶观不仅治政廉明,还极注重教化,倡导学风,关怀奖掖士人。政务之暇,他常要邀集当地诸生畅论诗文,彼此间不分尊卑贵贱,相互坦诚切磋。举县士人皆把他引为知已,诸事皆与他相商。尽管造访者络绎不绝,他从不显示出丝毫厌烦,总是以礼相待,因此很得当地士人的拥戴。 黄瑶观在他短暂(不足三年)的仕途生涯中最为感人的,还在于他倾尽身心于赈灾恤民,与百姓共患难,竟至殉职于任上。 黄瑶观入知安丘时,正值山东大旱,饥民遍野。黄瑶观一到任便着手赈济灾民。他于饥民集中处设厂煮粥,为防饥民哄起抢食,他分饥民十人为一处,逐一分食给谷。每次给饥民赈济粮物时,他都要亲临现场检查点验,不使属下胥吏从中舞弊,因而饥民们都得到了实惠,不生纷扰。许多灾民赖黄瑶观的赈济而得以活命。 黄瑶观莅任的第二年春上,山东地面竟又连发大水。大水漫过河堤,几将淹近官仓。黄瑶观连日置身于风雨中,督率工役抢筑河坝,使仓储得以保全。 当年夏天麦季歉收,饥民又聚。抗洪才罢,不待喘息休整,黄瑶观又着手新的赈灾事务。祸不单行,这年秋天,安丘县境竟然又发大水,刚刚出土的禾苗,又遭灭顶之灾。黄瑶观马不停蹄,亲临灾区踏勘,对赈灾和灾后重建诸务事必躬亲,对灾民优恤有加。至此,他身心劳瘁、积劳成疾,撑不到三年任期届满,便卒于任上。 不久,安丘吏民公推他为“名宦”、“能吏”,都说“前有陈犹龙(亦泉州人氏,早于黄瑶观任过安丘县令,以勤政爱民著称),后来黄瑶观”,意指黄瑶观比前代名宦陈犹龙更为出色。可见黄瑶观在安丘县深得民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