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蔡湖洋水库 |
释义 | 水库简介蔡湖洋水库(旧址),位于浙江省景宁县西南部,距离县城36公里,在沙湾镇蔡湖行政村蔡湖洋自然村东2公里处。 蔡湖洋水库于1958年冬动工兴建。到1959年共投放11万余民工(当时参加民工有沙溪区、东坑区,梅源区、渤海区、红星区、云和区等),占整个工程三分之一。共用经费10万余元(国家补助5万元),平调劳力退赔4万余元,原计划坝高34米,蓄水43万立方米,发电264千瓦,约需资金50万元。才能受益农田1000亩,不符合“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和“投资少、受益大、效益快”的基本原则。为此,云和县委于1963年8月28日决定,沙溪区蔡湖洋水库缓建。 历史原因1958年初,中共景宁县委提出“以愚公移山的决心,武松打虎的劲头,少活十年的精神”大抓治水运动,全县治水形成高潮:38个乡有35个乡已经行动,规划造水库185处,已开工91处;计划造山塘、水坝、水沟1530处,已开工78处共投放80万工,受益农田36410亩。县委要求在治水运动中做到发电、绿化、养鱼、改良土壤、积肥五结合。 1960年2月5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大协作和瓯江大电站建设需要,在二、三年内丽水城及附近地区将成为大水库的库址,丽水城将搬迁到云和,经省级研究决定,报国务院批准,撤销景宁县并入丽水,2月15日合并办公。 1962年3月14日,经批准,将丽水县划分为丽水、云和两县,原景宁县归并到云和县,4月1日正式办公。 地理位置蔡湖洋水库北与云和县的沙铺乡三隔田村、田坑村、林岱村、沙铺垄村、林山村等交界; 南连蔡湖村、张庄村、鬼洞岩(海拔940米); 西达处后村、坑头村、后塘村和鸬鹚乡夏山头村、黄弄村; 东接梧桐乡角耳湾村、马栏坦村、山前村、月丘村、近处村直至梧桐村。 交通情况蔡湖洋因地势高,山路偏僻,交通不便,经济相对困难。 若步行,从沙湾走出,沿公路往七里汇村(原沙湾区医院)坑边上走山路之凉亭,过平坦村、岱头洋岭脚、岱头洋村、到张庄村,再往北上山路,经过后堆村边,再走三里平排,就到蔡湖洋水库旧址。蔡湖洋水库到村,还有两里路,总路程16市里。 2009年修建通村公路,直达沙湾村。上世纪50年代末,景宁县大兴修建水库山塘之风,在一些当局者的冲动决策之下,蔡湖洋水库土法上马,声势浩大,千军万马,人声鼎沸,一时蔡湖洋小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水库村。 蔡湖洋村蔡湖洋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沙湾镇西北6.5公里,28户,188人,其中畲族5人。地处梧桐上坑源头,吴姓为主,村边有田洋,故名。 该村六十年代在村尾路口建小学一所,学生最多时有21人,后生源逐渐减少。至九十年代撤校。 蔡湖洋一带地势高,森林覆盖面广,风景秀丽,林木资源得天独厚。勤劳纯朴的农民们分享大自然的恩赐,纷纷发展木段香菇栽培产业。目前,种植户数达17户,25万段。2009年菇农们喜迎大丰收,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科学地种植为村民带来了财富,开启了对明天的美好期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