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蔡方荫
释义

个人简介

蔡方荫(1901~1963),江西南昌人。中科院院士、土木建筑结构专家,中国力学专家、教育家。土木建筑结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生平履历

192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土木科,后赴美留学,于192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并在纽约珀迪-亨德森事务所任顾问工程师。

1930年归国,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主任和工学院院长,另执教于西南联合大学、国立中正大学(现江西师范大学的前身)等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南昌大学工学院院长。

1951年后,蔡方荫出任中央重工业部顾问工程师。

1953年创造性地将“混凝土”简化成一个新的汉字:“砼”,得到广泛应用。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学部委员)。

1956年起任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等职,成为《土木工程学报》首任主编。

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

专业成就

蔡方荫对工程结构力学,特别是变截面刚构分析和桁架刚构分析颇有造诣。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常用一般刚构分析方面的各种“力矩一次分配法”,并提出了更简化实用的方法,同时提出了计算变截面梁、柱的“Io/I图矩面积法”来计算各挠曲常数。在对横梁为桁架的刚构方面,采取了简便而切合实用的“柱顶力矩作用”和“桁架跨变影响”两项准则,简化地按一般刚构分析方法进行计算,能获得与“最小功法”和“冗力法”同样精确的结果。著有《普通结构学》、《变截面刚构分析》、《变截面刚构分析续编》、《钣梁之理论与分析》、《装配式楔形杆铰接框架》等以及工程结构研究方面的论文多篇。

发明了“砼”字。这是一个重大的发明,把“混凝土”简化成了“人工石”:“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