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河志·卷五·黄河科学研究志
释义

基本信息

书名:黄河志·卷五·黄河科学研究志

编纂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编纂人员:刘晨翼

出版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年04月

ISBN:7-215-04115-8

内容简介

本志设流域环境研究、泥沙研究、水工水力学试验研究、土工试验研究、工程材料与水工结构试验研究、岩基试验研究、农田灌溉试验研究和科研机构与科技情报交流共8篇32章。

本书目录

黄河科学研究志 卷五

版权页

图片

1991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前排右二)在黄委会水科所观看花园口至东坝头河道整治模型试验

1992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前排右四)在黄委会水科所视察

1997年5月姜春云副总理(前排右二)、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前排右三)、河南省省长马忠臣(前排右四)在黄委会水科院视察河道模型

1991年9月国务委员陈俊生(前排中)在西北水科所视察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水利部部长钱正英(中间站立者)带领全国政协大型灌溉考察团于1997年4月21日在山东省位山灌区现场听取灌区沉沙池汇报

1950年7月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副部长张含英、苏联专家布可夫等查勘黄河潼孟段三门峡、八里胡同、小浪底等水库坝址

1982年水利部副部长、原黄委会主任王化云(右二)视察小浪底坝址并与工人交谈

1988年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右四)在黄委会水科所观看小浪底孔板洞水工模型试验

武功三门峡水库淤积回水试验露天大模型

1953年苏联专家拉普图列夫(左六)在黄委会水科所指导研究工作

1959年黄委会副主任李赋都(前左一)在武功试验场观看三门峡水库露天模型

1955年北京水科院研究员钱宁(右二)在陕北粗泥沙来源区进行调查研究

1965年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汪胡桢(右一)、黄委会总工程师龚时畅(右二)在巴家嘴工地研究拦泥坝淤土加高坝体问题

1980年中国科学研究院地理所研究员陈永宗(右一)与黄委会水科所、绥德水土保持试验站的人员在陕西省子洲县大理河流域进行风蚀产沙研究

1996年中国科学研究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景可在黄土高原考察

1987年黄委会高级工程师徐福龄在学术讨论会上介绍黄河下游河道历史演变

1980年4月黄委会水科所所长龙毓骞(左二)接待参加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外国专家

1993年6月黄委会水科所高级工程师张红武(左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李政道博士(右一)交谈黄河问题

1996年黄委会水科院李文学博土(左一)在美国密西西比州考察沟道治理

1986年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窦国仁(前排中)、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谢(槛)衡(前排左一)在黄委会水科所参观指导小浪底水库模型试验

世界银行专家在西北水科所参观李家峡电站模型试验

黄委会水科所北郊现代化试验大厅正在进行南水北调试验

黄河小浪底混凝土大坝(选择方案之一)在外水作用下光弹应力分布图

有效偏振场大型光弹仪在进行大坝模型的光测试验

黄河小沙湾斜板预沉池模型

应用核技术测定水工模型高速含沙水流掺气浓度,精度高、速度快、不干扰水流

小浪底工程优化方案水工模型试验

土石坝应力、应变参数试验的重大设备大型电液伺服粗粒土动静三轴试验机

序 李鹏

序 张含英

前言

凡例

黄河志编纂委员会

黄河志总编辑室

黄河科学研究志编纂委员会

黄河科学研究志编辑室

编辑说明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流域环境研究

第一章 地貌

第一节 河源

第二节 黄土高原

第三节 黄河下游

第二章 土壤侵蚀

第一节 侵蚀规律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土壤侵蚀

第三章 洪水与泥沙

第一节 暴雨与洪水

第二节 泥沙来源与特性

第三节 水沙变化

第二篇 泥沙研究

第四章 下游河道治理研究

第一节 古代治理研究

第二节 近代治理研究

第三节 1949~1961年治理研究

第四节 1962~1974年治理研究

第五节 1975~1990年治理研究

第五章 河口治理研究

第一节 1855~1938年

第二节 1947~1964年(人工大型并汊改造)

第三节 1964~1976年

第四节 1976~1990年

第六章 水库泥沙

第一节 三门峡水库

第二节 其他干流水库

第三节 部分支流水库

第七章 高含沙水流研究

第一节 高含沙水流的产生与异常现象

第二节 高含沙水流基本特性

第三节 应用研究

第八章 黄河泥沙动床模型与数学模型

第一节 泥沙动床模型试验

第二节 数学模型

第九章 观测仪器

第一节 野外观测仪器的研制

第二节 室内观测仪器的研制

第三篇 水工水力学试验研究

第十章 水工建筑物模型试验

第一节 干支流水利枢纽布置

第二节 泄水建筑物

第三节 施工导流、截流、围堰工程

第四节 下游河道分洪工程试验

第五节 引黄灌溉闸试验

第十一章 专题研究

第一节 历史最大洪水

第二节 非恒定流

第三节 空化空蚀

第四节 浑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第五节 计算机应用技术

第十二章 原型观测

第一节 已建工程的观测

第二节 碧口水电站排沙洞孔板消能中间试验观测

第四篇 土工试验研究

第十三章 黄土与粉细砂地基

第一节 黄土的性质

第二节 粉细砂地基

第十四章 下游堤防

第一节 大堤加固

第二节 堤坝防渗

第三节 抗震研究

第十五章 下游闸坝地基

第一节 闸基渗流试验与控制

第二节 承载力试验

第十六章 土石坝试验研究

第一节 天然坝调查

第二节 陆浑粘土斜墙砂卵石坝

第三节 石头河土石坝

第四节 天桥土坝

第五节 小浪底土石坝

第六节 桃花峪土坝

第十七章 筑坝技术

第一节 水坠法筑坝

第二节 拦泥库淤土面上填筑加高坝体

第三节 水中倒土法筑坝

第四节 定向爆破法筑坝

第十八章 土工试验设备与计算技术

第一节 土工试验设备

第二节 计算技术

第五篇 工程材料与水工结构试验研究

第十九章 工程材料试验研究

第一节 黄河埽工材料

第二节 灌浆材料

第三节 土工织物

第四节 水工混凝土

第五节 抗磨蚀材料

第二十章 水工结构试验研究

第一节 模型材料试验

第二节 研制试验仪器设备

第三节 坝基应力分析

第四节 坝体应力分析

第五节 闸、蜗壳

第六节 接触应力试验研究

第六篇 岩基试验研究

第二十一章 地下洞室围岩与库岸边坡稳定分析

第一节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分析

第二节 库岸边坡稳定分析

第二十二章 室内岩石试验

第一节 室内岩石试验测试技术

第二节 室内岩石试验专题研究

第二十三章 现场岩体试验

第一节 剪切试验

第二节 变形试验

第三节 地应力测试

第四节 渗流试验

第二十四章 原位监测

第一节 混凝土坝基监测

第二节 地下洞室监测

第三节 库岸边坡监测

第七篇 农田灌溉试验研究

第二十五章 灌溉水资源研究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的规划

第二节 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第二十六章 灌溉方法与制度

第一节 灌溉方法

第二节 灌溉制度

第二十七章 灌区泥沙研究

第一节 渠首防沙

第二节 渠道输沙

第三节 泥沙利用

第二十八章 渠道防渗与抗冻

第一节 渠道防渗

第二节 渠道抗冻研究

第二十九章 土壤盐碱化防治

第一节 土壤盐碱化发展规律研究

第二节 盐碱地改良

第三节 排水措施研究

第八篇 科研机构与科技情报交流

第三十章 科研机构及其主要成果

第一节 流域内机构及主要成果

第二节 协作单位

第三十一章 学术活动

第一节 国内学术会议

第二节 国际学术交流

第三十二章 科技情报交流

第一节 黄河流域科技情报系统

第二节 科技情报管理

第三节 科技情报服务工作

第四节 专业情报网

第五节 科技情报工作现代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