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河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
释义 | 黄河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1994年。下设体育系、武术系、公共体育部。是河南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论学会的挂牌单位、21世纪学校体育学实验学校。 学院现有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三个本科专业,一个社会体育学专科专业。其中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两个专业是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实施单独招生的专业。现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与其它教育相结合的多渠道培养人才的办学格局。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在75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5名,副教授13名,讲师30名, 硕士25名,国家级裁判1名、国家一级裁判5名、武术七段2名、六段4名,他们学识渊博、德艺双馨,在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共出版专著12部,教材10部,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13年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确立了全面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的指导思想,形成了重视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优良传统。 学院拥有综合体育馆一座;乒乓球、体操、艺术体操、武术等项目训练房多处。400米标准田径场。电视教学系统、体育文献检索系统完备,资料室藏书10000余册,专业和外文期刊100余种。完善的场馆设施、现代化的教学、实验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计算机检索系统为体育学院的教学、科研、训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学院以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技术课为龙头,并开设多项选修课,为适应中国加入 WTO的新形式和迎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学校狠抓外语、计算机教学。本科生毕业时外语达到四级、计算机二级水平。除狠抓教学质量外,还注重基础课和人文素质的教育、法制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和提高,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他们分别在教育、体育、行政、司法、公安、工矿企业等部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体育学院积极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在河南省大学生运动会,郑州市武协杯比赛中屡获佳绩,其中孟建彬在省11届大运会上破男子甲组铅球纪录,朱晨曲的三级跳远第一名,十余人获二至四名,12届大运会上马素民,刘建华,李海荣分获100米,110米栏的第二名,第三名。武协杯比赛中,丁红丽和李育强分获太极拳,南拳第一名,另有9人获奖。黄河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已经成为河南省各项体育竞赛的一支生力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