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菜园村 |
释义 | 1 山东省沂源县土门镇菜园村菜园村位于土门镇东面,三九公路一侧。距县城10公里,距土门镇政府12.5公里,村路与三(岔)九(会)公路相接,紧靠万亩桃李园基地,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菜园村现有500户,1583口人,年人均收入4000元,全村土地面积2900亩,其中农田耕地1450亩,林果地1450亩,住宅用地150亩,属山岭地带。 菜园村现状用地地形比较复杂、起伏较大,属于山地。村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差达到36米。用地总体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 菜园村与万亩桃李园基地接壤,村民以林果业种植为主,较为富足,近几年,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庄、平安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05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是全县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头村之一。 2 山东省利津县利津镇菜园村菜园村位于县城以南,城南水库以西,南至关庄村,全村总50户,总人数198人。耕地面积258.72亩,桑园14亩,淡水养殖60亩,主导产业水稻120亩,棉花100亩,人均纯收入4000元。 菜园村基本设施建设情况:有文化大院一处,总面积504平方米,桌椅总计12套,电教设备齐全,通路硬化4000平方米,绿化路2000米,村内绿化情况良好。2006年获得民主法制示范村、2005年获得县级小康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3 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菜园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侧0.3公里处。东隔青(州)垦(利)公路与郭明田相望,西与河沟村接壤,南临潍(县)博(兴)公路,北靠田辛村。村区东西长279米,南北宽384米,面积0.107平方公里。 明永乐四年(1406年)由河沟村迁往此处,因系在菜园地上建村而定名。村中有王、朱、谢、李、赵、孙6姓。 菜园村现在村民195户,736口,耕地全产被租用,党员39名,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支部、村委成员交叉任职,书记主任一人兼。近年来,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按照“民富、村美、风正”的要求,真抓实干,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先后被省、市、县表彰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文明村、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广饶县计划生育自治模范村、广饶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村、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新时期育龄群众之家。 拓宽渠道富裕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村党支部把富裕群众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本村地理优势,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抓住镇政府驻地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举办了广饶县大王镇第二建筑安装公司,饭店、旅馆、商店、小吃部、维修部150多家,运输户10多家。 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村党支部从关心群众,积极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先后建设了菜园住宅小区一处,为村民建设了四幢村民住宅楼,已有80多户村民搬进新居。村民自建商住两用二层楼40多处,现在筹建菜园村和谐家园住宅小区,为村民安装500KV变压器一台,彻底解决了村民用电难题。全村村民吃水全部由供水公司供水,村民不花一分钱。为村民安装路灯30盏,硬化了村内道路,实行了生活垃圾集中管理,按时清运,确保了村庄卫生,全年保洁配备了垃圾运输车,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净化了村庄生活卫生环境。 改进方式教育群众,倡树农村社会新风尚。近年来,村党支部在不断改善村民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积极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搭建文化平台,用先进的文化教育群众,凝聚了人心,树立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投资建设菜园村村民委员会大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 完善制度管理群众,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该村管理科学民主,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庄规划、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20多项村规民约,用制度保障村“两委”科学决策,用制度约束村民的行为,使村级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党员群众参政意识强,凡涉及群众利益的审批,街道疏通、重大财务支出等村级事务,让群众积极参与,使群众拥有知情权、监督权。 村长 张本力 4 河南省南召县城郊乡菜园村菜园村位于城郊乡西的黄鸭河两岸,一条马南公路与河并行,它的西面与马石坪接壤,北面与崔庄乡隔山,南面与本乡大庄村相连,东面与罗坪村相邻。 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9亩,柞坡185筐,林地面积占全部面积的四分之一,山上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占总面积的70%。大小渠共有四条,已经基本完成配套工程,马南公路与河并行,交通畅顺。 历史上,在清朝的道光年代,北碥组的这个地方曾经是居住万人的月碥街,那时候,南召的李青店,只是一个李青开设的骡马店,马石坪只是一个马市而已。在月碥街的东西,是毗连的菜园,它供应着每天5万人的菜蓝,所以“菜园”名字至今由来于此。后来山洪暴发,百年不遇的洪水,冲跨大桥,河水改道。至今的河道,是当年冲开的河道,老河道今天尽化水田。 现在,全村有15个小组,分布在河两岸和山沟里。全村共396户,1436口人,98%是汉族。2%的少数民族,一般以满族居多。 村部在学校院内,占楼房二层,共9间,它的北面靠河,南面紧依马南公路,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村南面,蕴藏着丰富的石灰厂矿,解放前曾烧过石灰,由于交通不便,解放后一直沉睡,到现在无人开发。 这里的农民一般以种田、喂蚕为主,以养牛养羊为副,这一般也是村里的经济支柱。这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山茧、粮食、牛、羊、树木成了这里的经济产业。十几年前,这里还是草房、瓦房成片,下雨泥淌难行,现在已是平房楼房毗连,粮食充足,家家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村里的几处主干道已经硬化,交通十分方便。十几年前,这里还没一个大学生,如今大学生已出了二十几个,在京、在省、在县工作的都有。 5 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菜园村菜园村位于米河镇的南部,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地形以丘岭为主,它东临水头村,西接苇园村,南通魏寨村,北达双楼村。米魏公路从村中心通过,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375户,1450口人。全村共有耕地880亩,人均0.6亩。 近年来,菜园村两委在上级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连年来,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先后硬化了村内的主干道,彻底解决了广大村民行路难问题,建成安全水工程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并提高了饮用水的标准,建成了标准的文化大院,还自发成立了菜园村戏迷协会,不定期地为村民表演节目,活跃了气氛,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深得广大村民的好评,工业、农业、养殖业稳步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又筹集资金近200万元建成菜园村炭素厂,为菜园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使菜园村的经济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连年来,多次被评为镇级先进单位,2007年底在镇党委、政府组织的考评中,夺得了“奋进杯”铜杯奖。 菜园村党支部团结、务实、勇于开拓,支部共有党员58人,老党员人老心不老,他们积极参与支部的各种活动,为菜园村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年轻党员敢想敢干,是我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6 云南省罗平县富乐镇菜园村菜园村隶属罗平县富乐镇,地处富乐镇东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97公里。东邻富乐镇政府,南邻沙河,西邻鸡场,北邻富源县。辖大水塘、上菜园、下菜园等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07户,有乡村人口2150人,其中农业人口2042人,劳动力103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20人。 全村国土面积3.37平方公里,海拔1735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369毫米,适合种植玉米、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307亩,人均耕地0.63亩,林地347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7 云南省鹤庆县云鹤镇菜园村菜园村隶属鹤庆县云鹤镇,地处大丽路边,与草海镇毗邻,在镇政府东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城0.1公里。东邻大丽路,南邻县城,西邻秀邑,北邻草海。辖东园、南园、北园、官厢、城西园、上城东、羊毛村、花树村等8个自然村。现有农户1636 户,有乡村人口4368 人,其中农业人口2662人,劳动力189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05人。 全村国土面积 1.74 平方公里,海拔 2195.4米,年平均气温14.4 ℃,年降水量 747.2 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蚕豆、大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115.9亩,人均耕地0.42亩,林地15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 8 云南省巧家县蒙姑乡碧山菜园村◎ 村情概况菜园村隶属于蒙姑乡壁山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蒙姑乡东边,距离壁山村委会4公里,距离蒙姑乡38公里。国土面积有3.65平方公里,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9.28℃,年降水量78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农作物。 ◎ 自然资源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24.87亩,人均耕地0.82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380.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637亩,人均经济林果地4.13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草地793.4亩;荒山荒地1983.2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9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9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8户(分别占总数的42%和39%)。 该村到蒙姑乡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4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0辆,摩托车0辆。 。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1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21万元,占总收入的46.52%;畜牧业收入13.66万元,占总收入的25.2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8头,肉羊60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10.52万元,占总收入的8%;第二、三产业收入2.95万元,占总收入的2%;工资性收入6.05万元,占总收入的11.16%。农民人均纯收入95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0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2人(占劳动力的8%),在省内务工20人,到省外务工12人。 ◎ 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98户,共乡村人口396人,其中男性212人,女性184人。其中农业人口396人,劳动力182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族混居地),其中汉族396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人,占人口总数的0.0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0人,参合率10.1%;享受低保17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蒙姑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乡卫生院40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壁山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蒙姑附属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4公里,距离中学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7人,其中小学生45人,中学生12人。 ◎ 村务公开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19.4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5.44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 9 河北省饶阳县城关镇菜园村10 河北省清河县葛仙庄镇菜园村菜园村位于葛仙庄镇城关办事处西南2.8公里处。有524户,1571人;耕地2046亩,其中水浇地1100亩。以农为主,兼种果林,主产苹果、桃、梨等。家庭工副业汽车配件。菜园又称七菜园。因此地有许、马、董、王、郝、简、宫七姓居民,各姓族居,共分七片,又因此地井水多,村民大都以种菜为业,故各以姓氏加菜园为村名,后郝氏迁出,郑氏迁入,遂改郝菜园为郑菜园,1949年后统称菜园。 13、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泌阳县贾楼乡菜园村 菜园村位于泌阳县城北四十里处,隶属贾楼乡西部的一个村委 该村委有“菜园,寺后,寺东,焦坟,坟后,坟西,小集,张良洼,文庄”九村组合现约600户.2000人;耕地2500亩、 11 上海市崇明县堡镇镇菜园村菜园村位于堡镇北首,距堡镇1.5公里。其范围:东濒堡镇北路,西至堡镇港,南连大通路,北接陈海公路。2004年底全村总户数384户,总人口78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3人,劳动力485人。村委设于为民路15号,下辖10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设党小组3个,党员35名。 该村主要交通道路:有县管市政道路堡镇北路南北贯通,村级菜园路东西穿越。交通便捷。 菜园村是种植蔬菜的老菜区,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2004年全村种植水稻50亩,亩产450公斤;种植各类小蔬菜80亩,亩产500公斤。生猪上市230头,种植苗木80亩,种植葡萄57.8亩,其中:管棚葡萄5个品种3.34亩,腾稔、无核白鸡心(美国提子)20亩。并将有夏黑飞玫瑰、红富士、水蜜桃、盘桃等品种投入试产。 二十年中,村民新建翻建住房200户,计18000平方米;投资45万元,建村级道路8公里;投资30万元,进行了渠道、涵洞建造及农村电网、厕所的改造。全村参加合作医疗511人,有70%以上的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该村1997-2004年为县级安全小区和市级卫生村,2003年、2004年获县级文明村。 12 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镇菜园村菜园村曾是有名的穷村,全村的经济来源只有一项——种菜,菜园村因此得名。最低谷时,村里陈欠债高达360万元。这让村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靠港吃港,向海龙王要效益!90年代中期,村里相继办起了吕四冷冻加工厂和复兴冷冻加工厂,建起了两座具有200吨速冻能力的冷库。在做好保鲜销售的同时,村里引导这两家企业进行水产品精深加工,走品牌销售、外贸出口之路;同时帮助企业制订一整套的管理责任制,企业产值不断提高。如今,以两家企业为龙头,村里的水产企业不断增多,达到了120家。还有不少村民搞起了水产品养殖。如今,菜园村仅水产一块的销售收入,每年就达到了2亿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泰国等,昔日的菜农成为水产市场的弄潮儿。 尝到了靠港吃港的甜头后,菜园村又把脑筋动向了“路”。吕四港镇镇区道路从菜园村穿过,看到镇区发展越来越快,村里不失时机地在镇区道路两侧建起了门面房。不少农民承租门面房,红红火火地搞起了第三产业。沿路商业地产的开发,不仅为村民们致富带来机遇,也为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先机。仅门面房出租一块,村集体的收入就超过了500万元。 菜园村不再种菜,但富路宽广,村里已拥有固定资产820万元,集体积累达525万元。2007年,全村经济总量达5.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818元。 13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雨碌乡菜园村◎ 村情概况菜园村隶属于雨碌乡小石山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雨碌乡北边,距离村委会驻地1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3公里。国土面积2.88平方公里,海拔2310米,年平均气温11.3℃,年降水量865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268.9亩,其中人均耕地0.86亩;有林地276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1户,有乡村人口334人,其中农业人口343人,劳动力22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4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4.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1.5万元,占总收入的20.56%;畜牧业收入63.3万元,占总收入的60.3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32头,肉牛33头,肉羊30头);林业收入0.3万元,占总收入的0.32%;第二、三产业收入8.3万元,占总收入的5.6%;工资性收11.3万元,占总收入的9.82%。农民人均纯收入1909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9人(占劳动力的62.56%),在省内务工149人,到省外务工10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五通。全村有81户通自来水,水质已全部达标。有8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48.1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6户(分别占总数的49.38%和44.44 %)。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8辆,摩托车3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建有小水窖58口。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4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乐业镇菜园村◎ 村情概况菜园村隶属于乐业镇罗布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乐业镇北边,距离罗布村委会5公里,距离乐业镇5公里。国土面积0.97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920毫米,适宜种植辣椒、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99.9亩,其中人均耕地0.34亩;有林地31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7户,有乡村人口306人,其中农业人口304人,劳动力17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2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1.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0.6万元,占总收入的50.00%;畜牧业收入49.5万元,占总收入的42.4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3头,肉牛135头,肉羊62头);第二、三产业收入8.5万元,占总收入的3.42%;工资性收入22.7万元,占总收入的4.11%。农民人均纯收入282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2.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人(占劳动力的30.90%),在省内务工11人,到省外务工9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全村有77户饮用井水,有7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7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6.20%、和40.5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1户(分别占总数的26.58%和26.5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建有小水窖11口。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5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菜园村◎ 乡村概况菜园村隶属于研和镇宋官委会。位于研和镇东北边,距离研和镇2公里,到集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267.8亩,海拔1710米,年平均气温16.7℃,适合种植烤烟、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4亩,人均耕地0.15亩。全村有农户104户,共315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315人,劳动力237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0元,农民收入以外出劳务收入为主。 ◎ 农村经济2010年菜园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530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342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畜牧业收入272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外出劳务收入290000元。农民人均总收入14380元,人均纯收入5520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砖混结构为主,居住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8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96户。 2010年底全村拥有汽车34辆,摩托车49辆。 ◎ 基础设施该村目前已实现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全村有104户通自来水,0户还在饮用井水;104户通电,10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4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4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全村共装有太阳能农户87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4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