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菜心霜霉病
释义

症状特点

苗期及成株期或种株开花至结荚期均可发生,危害叶片及种荚。发病自下部叶片开始,初呈水渍状褪绿病斑,边缘不明显,后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现黄褐色多角形斑。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疏密不等得白色霉状物,甚至布满叶背,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后期病斑破裂,病叶甘苦变为暗褐色,不堪食用。采种株茎顶及花梗染病,多呈肥肿畸形,俗称“龙头拐”,种荚染病也不同程度变形。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的芸薹叉梗霜霉菌芸薹属变种(Pero-nospora brassicae G〓umann=P.parasi-tica(Pers.)Fr.var.brassicae],与大、小白菜霜霉病病原及发病特点相同,但病菌生理小种可能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广东的迟菜心29号不耐霜霉病;四九菜心19号和迟菜心2号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对本病疏于防治,亦易造成较大损失。至于广西梧州的竹湾早菜心、武汉的十月红红菜心、广西桂林的扭叶菜心对本病的抗性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

发病条件

该病发生流行与温度和湿度,特别是湿度有密切关系,在气温稍低(15-20℃)而又忽寒忽暖或昼夜温差大、多雨高湿、定植后浇水过多或土壤粘重、植地低洼、排水不良、密度过大等条件下发病严重。在南方地区主要于晚秋或早春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

选用抗(耐)病品种。夜色深绿得品种较耐病,如60天特青、迟心29号、特青迟心4号、绿宝60天、绿宝70天、三月青菜心等。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轮作,并合理密植,以利于通风降湿。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控制病害蔓延,重点喷施叶背。可用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交替施用,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