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还钏诗 |
释义 | 基本信息诗名:还钏诗 作者:毛颂秋 体裁:七言长诗 创作时间:1993年 创作背景:诗为纪念著名南社女诗人徐自华诞生一百二十周年而作。 作品原文玉钏本是宫中物,秋祖重金始觅得①。翡翠玉钏绿荧光,二龙衔珠工精绝。自华今以老病身,持钏归还灿芝侄②。此钏汝母最爱珍,藏此宝物慎勿失。见钏犹如见汝母,抚钏聊以慰长忆。追忆二十年前事,汝母越州举义役。只因饷拙来语溪,我倾细软助臂力。汝母临行脱双钏,赠我以为纪念物。巾帼一去不复还,轩亭就义天地泣。吾移灵榇葬西泠,秋坟紧傍岳坟侧。可怜尸骨犹未寒,渐抚奉奏毁窀穸③。辛亥革命告成功,陇丘重营悲稍释。竞雄女校苦经营,十六春秋誉四溢。英挺明爽肖汝母,汝今学成回祖国。女校事务托付君,还钏亦吾离校日。西湖秋社度残年④,国事纷扰情悒悒,积忧多病遂不起,乙亥仲秋含恨卒。忏慧诗词多珠玑,一生风谊存卷帙。芦沟桥畔生烽烟,海疆事迹起仓猝⑤。沪宁陷落又杭州,湖山暗淡无颜色。八年抗战复山河,一场惨胜民心失。迎来一九四九年,百废俱举建新国。旌表辛亥女英雄,塑像昂立孤山北。游湖仕女多似云,瞻仰英烈咸肃立。西湖花月春复秋,吾怀先烈心恻恻。秋风秋雨不胜愁,稽山犹照当年月。白马素车梦忠魂,钱江怒潮涌不息。聊将拙句示后人,侠义姐妹光史册。 注释①秋祖:秋瑾仕宦世家,高祖秋学礼官秀水教谕。曾祖秋家丞官华亭、青浦、上海等知县。祖父秋嘉禾官厦门知府。②灿芝,秋瑾之女,从父姓王。③1908年9月,清廷御史常徽奏请削平秋瑾墓。清政府准奏,饬令浙江巡抚增韫派兵掘墓。④秋社:初建于1908年1月,徐自华等既葬秋瑾于西泠,复于西湖凤林寺召开追悼大会,会后成立“秋社”以纪念秋瑾烈士。⑤海疆事变:1937年11月5日凌晨,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江浙交界处的金山卫登陆,大军长驱直入,上海和南京迅速沦陷,全国震动。 作者简介毛颂秋,名大风,1916年生,浙江平湖人。曾从事新闻、外事等工作。责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浙江省诗词学会顾问、钱塘诗社名誉社长。编有《当代诗词问题论文选集》、《现代千家诗》(与王斯琴合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