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菜粉蝶
释义

菜粉蝶(PierisrapaeLinne)又称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广西各地均有发生。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百合科、茄科、藜科、苋科等9科35种,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菜粉蝶分布全国各地,药材中以板蓝根受害严重,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和孔洞,为害严重时全叶被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使板蓝根产量下降。

中文学名:菜粉蝶

拉丁学名:PierisrapaeLinne

别称:菜青虫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门:六足亚门(Hexapoda)

纲:昆虫纲(Insecta)

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

目:鳞翅目(学名Lepidoptera)

科:粉蝶科(Pieridae)

亚科:粉蝶亚科(Pierini Duponchel)

族:粉蝶族(Pierini)

种:菜粉蝶

基本资料

英文名:cabbage butterfly寄主: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分布:全国各地;世界各国。

生活习性:各地发生代数、历期不同,内蒙古、辽宁、河北年发生4—5代,上海5—6代,南京7代,武汉、杭州8代,长沙8—9代。

菜粉蝶体型中等,体长15-19毫米,翅展35-55毫米。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常有雌雄二型,更有季节二型的现象。随着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其色泽有深有浅,斑纹有大有小,通常在高温下生长的个体,翅面上的黑班色深显著而翅里的黄鳞色泽鲜艳;反之在低温条件下发育成长的个体则黑鳞少而斑型小,或完全消失。

卵竖立呈瓶状,高约1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幼虫共5龄,体长28~35毫米,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中段较肥大,背部有一条不明显的断续黄色纵线,气门线黄色,每节的线上有两个黄斑。密布细小黑色毛瘤,各体节有4~5条横皱纹。蛹长18~21毫米,纺锤形,体色有绿色、淡褐色、灰黄色等;背部有3条纵隆线和3个角状突起。头部前端中央有1个短而直的管状突起;腹部两侧也各有1个黄色脊,在第二、三腹节两侧突起成角。体灰黑色,翅白色,鳞粉细密。前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后翅前缘有一个不规则的黑斑,后翅底面淡粉黄色。

生活习性

菜粉蝶的寄主有油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尤其偏嗜含有芥子油醣苷、叶表光滑无毛的甘蓝和花椰菜。它出来活动较早,在北方早春见到的第一只蝴蝶常常是菜粉蝶。

雌菜粉蝶交尾之后,约过两天后产卵,每次只产一粒卵,边飞边产,少则只产20粒,多则可产500粒。

卵期2-11天。幼虫大多在清晨孵化,出壳时,幼虫在卵内用大颚在卵尖端稍下处咬破卵壳外出。幼虫杂食性,初孵幼虫,把卵壳吃掉,再转食十字花科植物食菜叶。 身体为青绿色,所以人们叫它菜青虫,又名青虫、菜虫。

成虫白天活动,以晴天中午活动最盛,寿命2—5周。产卵对十字花科蔬菜有很强趋性,尤以厚叶类的甘蓝和花椰菜着卵量大,夏季多产于叶片背面,冬季多产在叶片正面。卵散产,幼虫行动迟缓,不活泼,老熟后多爬至高燥不易浸水处化蛹,非越冬代则常在植株底 部叶片背面或叶柄化蛹,并吐丝将蛹体缠结于附着物上。

以蛹越冬,一般选在背阳的一面。翌春4月初开始陆续羽化,边吸食花蜜边产卵,以晴暖的中午活动最盛。卵散产,多产于叶背,平均每雌产卵120粒左右。卵的发育起点温度8.4℃,有效积温56.4日度,发育历期4—8天;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6℃,有效积温217日度,发育历期11一22天;蛹的发育起点温度7℃,有效积温150.1日度,发育历期(越冬蛹除外)5—16天;成虫寿命5天左右。菜青虫发育的最适温度20一25℃,相对湿度76%左右,与甘蓝类作物发育所需温湿度接近,因此,在北方春(4—6月)、秋(8—10月)两茬甘蓝大面积栽培期间,菜青虫的发生亦形成春、秋两个高峰。夏季由于高温干燥及甘蓝类栽培面积的大量减少,菜青虫的发生也呈现一个低潮。已知天敌在70种以上。主要的寄生性天敌,卵期有广赤眼蜂。

分布:全国各地;世界各国。

生活习性:各地发生代数、历期不同,内蒙古、辽宁、河北年发生4—5代,上海5—6代,南京7代,武汉、杭州8代,长沙8—9代。

农业危害

危害特点

幼虫咬食寄主叶片,2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 菜青虫取食时,边取食边排出粪便污染。幼虫共5龄,3龄前多在叶背为害,3龄后转至叶面蚕食,4—5龄幼虫的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97%。

病害规律

菜青虫在山东每年发生5—6代,越冬代成虫3月间出现,以5月下旬至6月份为害 最重,7—8月份因高温多雨,天敌增多,寄主缺乏,而导致虫口数量显著减少,到9月份虫口数量回升,形成第二次为害高峰。 成虫白天活动,以晴天中午活动最盛,寿命2—5周。产卵对十字花科蔬菜有很强趋性,尤以厚叶类的甘蓝和花椰菜着卵量大,夏季多产于叶片背面,冬季多产在叶片正面。卵散产,幼虫行动迟缓,不活泼,老熟后多爬至高燥不易浸水处化蛹,非越冬代则常在植株底 部叶片背面或叶柄化蛹,并吐丝将蛹体缠结于附着物上。

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

1、 在板蓝根田内套种甘蓝或花椰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引诱成虫产卵,再集中杀灭幼虫;秋季收获后及时翻耕。

2、 清洁田园,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减少菜青虫 繁殖场所和消灭部分蛹。

3、注意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保护广赤眼蜂、微红绒茧蜂、凤蝶金小峰等天敌。在绒茧蜂发生盛期用每克含活孢子数100亿以上的青虫菌,或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化学防治

(1)低龄幼虫发生初期,喷洒苏芸金杆菌800-1000倍液或菜粉蝶颗粒体病毒每亩用20幼虫单位,对菜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喷药时间最好在傍晚。

(2)幼虫发生盛期,可选用20%天达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10%高效灭百可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21%增效氰马乳油4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等喷雾2~3次。

采集饲养

采集菜粉蝶成虫最好选择晴朗风小的天气。采集时,用捕虫网捕捉,放入笼里。把野外捉回的菜粉蝶称入较大的饲养笼里,笼内放几个小瓶盖,各放一团吸有10%蜂蜜水的药棉,以供菜粉蝶取食,药棉要经常保持潮湿,2-3天换一次。笼内放1-2盆盆栽卷心菜,供菜粉蝶产卵用。在25℃温度下,菜粉蝶羽化2-3天后即开始产卵,产卵期3-6天,每只雌蝶产卵100-200粒。

制做标本

取一只废药瓶,用少量药棉蘸上乙醚,放入瓶内,上面铺一层草纸,将活的菜粉蝶投入,过几分钟,菜粉蝶就被毒死。把毒死的菜粉蝶取出后,在它的胸部或腹部注入少量福尔马林,起防腐作用,再用针从虫体胸部中央垂直插入,钉在展翅板中央的木条上,把两翅向左右展开,使前翅后缘跟虫体成一直角,然后,用两张纸条压在两对翅上,每条纸条的两端用针固定在展翅板上。

展翅完毕,把带有标本的展翅板放在通风处,经过四五天,菜粉蝶标本自然风干。接着,拨掉针,从展翅板上取下标本,用“502”胶水将菜粉蝶标本贴在枯枝上,再按图中的样子,把它装饰一下,既漂亮又生动的菜粉蝶生态标本就制作成功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