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花粉性过敏
释义

花粉性过敏简介

花粉性过敏又称花粉症,顾名思义,就是指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因接触或吸入致敏花粉,身体出现各种过敏反应的免疫性疾病。当花粉触及皮肤的时候,皮肤细胞发生变态反应,表现为红肿、风团、发痒、脱皮等皮肤过敏症状,当通过呼吸道吸入花粉时,呼吸道粘膜发生一系列变态反应,表现为阵发性鼻内发痒、连续打喷嚏、流大量清水涕、鼻塞、眼痒、流泪、咳嗽、咽喉疼痛、头痛等等症状。因此,花粉也是引起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过敏源之一,把握好何时是花粉多发季节以及何种花粉最易致敏等等方面也是花粉过敏患者需要了解的常识。

百花盛开的春天显然是花粉最多的时节,也就是说春季花粉过敏多在3月下旬至5月份发作,主要以树类花粉引起过敏性鼻炎为最多。早春,常见的致敏花粉有榆树、杨树、柳树等所散发出的花粉;晚春,常见的有柏树、椿树、橡树、桑树、胡桃等。北方地区,空气中漂浮的花粉均以蒿为主。本病发作的时间长短主要决定于致敏花粉授粉期的长短及致敏物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长短。此外,还和风向、风力的变化有关,风可加速花粉的播散,也可使已经沉落在地面上的花粉重新扬起。在花粉授粉期,降雨可将空气中花粉清洗干净,出现短暂的症状减轻或缓解,但雨过天晴后,往往花粉迅速增多,症状又加重。

花粉性过敏的发病机理

过敏体质的人机体中含有一种被叫做IGE的免疫球蛋白,花粉与之结合,使肥大细胞脱粒,释放出过敏介质组织胺,而组织胺又能使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粘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及瘙痒。于是对花粉过敏的人就会出现眼、鼻、耳粘膜及皮肤的发痒,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如过敏发生在支气管粘膜上 ,病人就会出现哮喘症状。

花粉性过敏症状特点

1、鲜明的季节性。花粉过敏症状的出现随着花粉在空气中的飘散高峰而有极鲜明的季节性。如在北京,对蒿属花粉过敏者,一般发病在7~10月,以8月、9月症状最重。绝大多数患者自诉,于立秋前后发病,而于国庆节前不治自愈。少数患者同时对不同季节的花粉过敏,因而发病时间较长。但这种情况少见。在南方由于常年均有花开,发病季节相接,部分患者季节性就比较模糊了。

2、花粉过敏症状。花粉症以五官过敏症状为主,表现为喷嚏多,甚至达几十个,清涕不断往外流,鼻、眼、耳、上腭奇痒难忍。鼻塞为鼻粘膜充血所致,因而两侧鼻塞不固定,常随体位变动而出现,而缓解(左侧卧则右侧鼻通,反之,右侧卧则左侧鼻通)。眼结膜充血、发红、肿胀、痒和流泪。多数患者仅有五官过敏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在几年后合并哮喘,病情逐年加重。花粉症伴皮肤过敏者少见。仅有皮肤症状者更是罕见。

春季花粉诱发者症状较轻,十几天就过去了。但90%以上对花粉过敏者为夏秋季的杂草花粉所致。夏秋季的杂草是世界范围主要致敏花粉的来源,他们诱发的症状较重,持续的时间也较长,约2月左右症状才会消失。

3、花粉过敏发病年龄。一般以青年多见。由于花粉致敏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故5、6岁以后花粉症患者始逐渐增多,婴幼儿过敏者极少。但也有极少数确实较早出现花粉症。不少作者认为与出生月份和出生地有关,如出现月份是恰适花粉开花时节,出生地又是在杂草丛生地的附近。

花粉性过敏治疗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花粉症的发生呢?首先是避免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季节飘散于空中的大量花粉;其次,对于某些已知的过敏原,一经查出,要立即转移病人的生活环境,如:病人住房周围种有一些花草、树木,过敏者应将这些过敏原移走。儿童不宜任其在草地、落叶很盛的庭院或森林内长时间逗留玩耍。这些都只是被动的预防措施,真正要有效治疗花粉过敏,就一定要脱敏。

研究表明,花粉过敏的发病机理为,过敏体质的人机体中含有一种被叫做IgE的免疫球蛋白,花粉与之结合,使肥大细胞脱粒,释放出过敏介质组织胺,而组织胺又能使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粘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及瘙痒。于是对花粉过敏的人就会出现眼、鼻、耳粘膜及皮肤的发痒,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如过敏发生在支气管粘膜上,病人就会出现哮喘症状。

传统治疗方法上,主要还是以控制、缓解过敏症状、降低机体对抗原的敏感性为主,可局部用药,也可口服用药,如:扑尔敏、息斯敏等,但是大家都明白,这类药属于类固醇激素药,只能缓解过敏症状,无法有效改善过敏体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