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湘文库·道光宝庆府志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岳麓书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丛书名: 湖湘文库 精装: 208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7611219 条形码: 9787807611219 尺寸: 24 x 16.6 x 10.2 cm 重量: 3.1 Kg 内容简介《湖湘文库·道光宝庆府志(套装全3册)(竖排版)》包括:《湖湘文库·道光宝庆府志(1)》,《湖湘文库·道光宝庆府志(2)》和《湖湘文库·道光宝庆府志(3)》。《湖湘文库·道光宝庆府志(套装全3册)》内容简介:宝庆府,旧府名,辖境约为今湖南邵阳一带。其地首尾沅、湘,控临黔、粤,资江、邵水交汇而遇,雪峰、南岭雄峙西南,自古为湘西南边要之区。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夏、商、西周,其地属《禹贡》所称九州岛的荆州地区。春秋战国属楚,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地筑城,称白公城《在今邵阳市城区内》。秦代,今境内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汉属长沙国《东汉改国为郡》及零陵郡地,于今邵阳市地置昭陵县。三国吴宝鼎元年三六六》,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治今邵阳市城区,为境内建郡之始。西晋太康元年《三八○》,因避司马昭讳更昭陵为邵陵。隋开皇十年置建州。唐武德四年置南梁州,贞觐十年改曰邵州。五代后晋天福中,改日敏州。宋称邵州邵阳郡。南宋宝广元年《二三五》,理宗赵昀登极。趟昀为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登极时,即用其年号“实庆”命名“潜龙之地气升邵州为宝庆府,治所在今邵阳市,辖境相当于今邵阳市及新邵、邵东、新化等县。实庆之名始于此。元至元十四年《二一七七》设宝庆、武冈二路。明洪武元年《二三八八》设宝庆、武冈二府,洪武九年《二干六》降武冈为州,属实庆府。清仍之,府辖武冈州及邵阳、新化、城步、新宁四县《辖境约为今邵阳市、武冈市及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新宁、新化等县与城步苗族自治县》。中华民国二年《一九二: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民国十二一九三;年直隶于省。民国十七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 目录第一册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总目例言 纂辑衔名 目绿 首卷上 诏谕一 首卷上二 诏谕二 首卷上三 诏论三 首卷下 公典一 首卷下二 公典二 首卷下三 公典三 卷第 大政纪 大政纪 大政纪 大政纪 大政纪 卷第二 大政纪二 大政纪二 卷第三 大政纪三 卷第四 大政纪四 卷第五 大政纪五 卷第六 大政纪六 卷第七 大政纪七 卷第八 沿革表 卷第九 疆里表 疆里表二 卷第十 藩封表 藩封表 藩封表 藩嗣 藩支 藩戚 藩职 卷第十 世职表 世职表 卷第十二 职官表 卷第十三 职官表二 卷第十四 职官表三 卷第十五 职官表四 卷第十六 职官表五 卷第十七 职官表六 卷第十八 职官表七 卷第十九 职官表八 卷第二十 职官表九 卷第二十 武职表 卷第二十二 武职表二 卷第二十三 武职表三 卷第二十四 武职表四 卷第二十五 巡历各官表 卷第二十六 选举表 卷第二十七 选举表二 卷第二十八 选举表三 卷第二十九 选举表四 卷第三十 选举表五 选举表六 卷第三+ 选举表七 卷第三十二 氏族表 卷第三十三 氏族表二 卷第三十四 氏族表三 卷第三十五 氏族表四 卷第三十六 氏族表五 卷第三十七 氏族表六 卷第三十八 氏族表七 卷第三十九 氏族表八 卷第四十 氏族表九 卷第四十 氏族表十 卷第四十二 氏族表十 卷第四十三 氏族表十 卷第四十四 士女表 卷第四十五 士女表二 卷第四十六 士女表三 第二册 卷第四十七 士女表四 卷第四十八 士女表五 士女表五 士女表五 士女表五 卷第四十九 形胜沿革图 卷第五十 疆里图一 卷第五十 疆里图二 卷第五十二 疆里图三 卷第五十三 疆里图四 卷第五十四 疆里图五 卷第五十五 疆里图六 卷第五十六 疆里图七 …… 第三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