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踩堂戏 |
释义 | 概述踩堂戏,又称巴山踩堂戏,巴东踩堂戏,土家踩堂戏,堂戏、花鼓戏,俗称稿荐戏、人大戏 ,是一种地方戏,流行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巫山县邓家土家族乡、三溪乡以及湖北巴东县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尤其在大巴山腹地一带。普遍具有俚俗的民间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大多由世代耕耘、土生土长的“下里巴人”自编自创,极富泥土气息和山野风情特色。 参见百度百科“傩堂戏”,“傩堂戏”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响,有着比较明显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的文化痕迹。它融巫术、原始宗教和戏剧为一体,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据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溯源巴山踩堂戏曾被称为唐戏。据传:武则天称帝,老臣宿将举兵反抗,"通城虎"薛刚反唐后兵败,被武三思大军追赶,从九焰山经房州(今房县、保康、竹山、竹溪一带)遁入神农架原始森林中。途经紫竹河与落草女将纪鸾英结为夫妻,随后在巴东边界大九湖"挂字号"筑台,点将练兵,闲暇时为娱乐九营将士,纪鸾英夫妇二人仿长安京城花灯上的人物故事分扮角色做戏,从此流传后世,衍为唐戏。 长江三峡自古为歌舞之乡,史有楚王梦神女,宋玉作“两赋”的佳话,说明不仅包括巴东就连巴东以西的巫山,几千年来就有以薅草锣鼓为主的曲牌。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明传奇《红梅记》、清柯煜《燕九竹枝词》等均有巴人花鼓演唱的记载。事实上,巴山踩堂戏是产生于民间歌舞的土壤中在薅草锣鼓基础上以“花鼓子”的原生形态,按照神农溪、神女溪流域土家族山民的审美和欣赏角度,不断吸收融合梁山调、湖北越调、太后调、汉调、川调等地方戏曲的腔调、曲牌、场面和表演形式,逐步演变而自成体系的。 踩堂戏历史悠久,据传,它是由皮影戏和“三步戏”演化而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其根源可追溯到唐朝竹枝词时期。踩堂戏传由皮影戏和“三步戏”演化而成,由于演员不多,饰景、道具比较简单,伴奏乐器主要有弦乐、打击乐和吹奏乐。踩堂戏继承了民间娱乐活动通俗易懂、诙谐风趣的传统风格。许多剧目多是嘻闹性质的生活小品,其夸张幽默适度,矛盾冲突得体。 踩堂戏主要是由民俗中敬神还愿和吉庆娱乐的“跳花鼓子”与“薅草锣鼓”、民间舞蹈结合,并广泛地吸收流传到三峡深处的“梁山调”、“湖北越调”、“太和调”、“楚调”及后来的川剧、南剧等诸多演唱形式而演变形成。踩堂戏历史悠久,在清末民初繁盛时期时,踩堂戏即以巴东沿渡河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在历史上曾有八个民间职业堂戏班,相传有四至五代传人,迄今有200多年历史。因为踩堂戏的辉煌历史,该戏还被湖北省恩施州纳为南、堂、灯、傩、柳五大民间戏曲剧种之一。 分类巴山踩堂戏属板腔体的民间剧种,唱腔主要有大筒子腔的“梁山调”(当地俗称“杨花柳”)和小筒子腔(太和调、南路、北路),以及唢呐腔与高腔等。大筒子腔所唱谓之“花戏”,即属巴山踩堂戏主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生活小戏。小筒子腔所唱谓之“正戏”(又称“袍带戏”,属吸收南剧、川剧表演部分)。“花戏”主要以平民百姓为反映对象,而“正戏”则以王侯将相、名媛闺秀为反映对象。踩堂戏有传统剧目多达300余出。流行在湖北巴东县、重庆巫山县一带的踩堂戏以演“花戏”为主,其角色行当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种。在偶尔演出的“带戏”中加有净角、末角。 踩堂戏演出班子规模较小,习称“七紧八松九消停”。即七人表演吃紧,八人松活,最多不逾九人,没有“圆场”,只绕四台转换,舞台调度和表演程式简单适用。其剧目可分“硬戏”、“酸戏”两大类:硬戏指正剧和悲剧,酸戏指喜剧和闹剧。但角色“生、旦、净、丑”样样齐备;旦角有“正旦”、“小旦”、“老旦”、“摇旦”之分;净角由“正净”和“毛娃”组成。丑角则分为“大花脸”、“小花脸”两类。 堂戏表演多辅以音乐伴奏,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以伴奏歌唱为主,主要乐器为四胡(或二胡)、京胡、唢呐;武场以伴奏动作为主,以小堂鼓、盆鼓、边鼓、梆子、大钹、二锣等为主要乐器。戏曲语言均为土家方言,有抓马、菠荷、黑白、提习、苦读、开怀、亏为、豪淘、田候、仙天、根辰、江汤、红桐、儿(半韵)等“十三个半”韵辙。唱腔抑扬顿挫、变化多端,由“大筒子”、“小筒子”及小调构成:“大筒子”由四胡或二胡伴奏,因琴筒大得名;“小筒子”以胡琴伴奏,因琴小而得名;大、小筒子腔各成体系,两大腔系的正腔音乐体制均属板式变化体,小调则为民歌体。大、小筒子腔,一般不混用在同一剧目,小调常渗入大筒子戏中。大筒子腔多为表现民间风俗的生活小戏所用,小筒子腔以表演宫廷剧为主,各领风骚,各显神通。 造型踩堂戏最早是在民间堂屋中演出的小戏。早年艺人受邀后,到主家把大方桌摆在堂屋中间登"台"演出,若观众较多堂屋容不下则在主家院坝中随方就圆,划地为"台",针对堂戏适应山区"坡陡屋场窄"的特殊环境所形成的灵活、机动、便捷等特点,只需稿荐(巴东神农溪、巫山神女溪流域一带一种用禾秆或干草编成的床垫子)大的一块台面就能演出,因而堂戏又称为“稿荐戏”。 踩堂戏所需演员不多,饰景、道具简单,与川剧服装基本相同。伴奏乐器主要有弦乐、打击乐和吹奏乐。闹台锣鼓音乐,热烈奔放,密集的鼓点与锣钹紧密相扣,小锣的板眼敲击,梆子的密集配合,增加了音乐的律动性,欢快热烈。 踩堂戏的创作往往贯穿于演出全过程,即在故事情节大致相同的前提下,艺人上台有临时开韵事、搭韵事的“自由”,有时甚至可直接与观众对话。道白和唱词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口语化特色。 虽然只是一个地方戏曲,但踩堂戏的声腔板口自成体系,剧情嘻笑逗趣,表演风趣幽默,台词口语化,音乐简洁朴素,直接表达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情感,蕴含了巫山土家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 声腔踩堂戏既遵照一般戏曲要求的“手眼身法步”五功的表演规范,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好动。尤其是丑角舞步的表演,热烈放纵、摇晃颠簸,显得动感十足。丑角表演担负着全剧“嘻戏笑闹”的重要功能,故有“无丑不踩堂”之说。人们透过丑角脸谱,能看到戏谑、诙谐的人物内心。 巫山土家踩堂戏不但好看,而且好听。在数百年的发展中,踩堂戏广泛汲取姊妹艺术精华,渐渐形成独特的声腔板口风格。踩堂戏分生、旦、丑等行当,并有其固定的曲牌,如旦角唱腔倒板,音乐朴实、采用羽调式主和弦音加下属音组成,三度五度进行较多,每句的尾音带有下滑,而间奏采用商调式,形成唱腔与间奏在调式上的对比,增加不稳定感,直到最后一句唱腔落在商调式的主音上结束;而主角的音乐则采用一句一对比的手法,商调式和徴调式交替出现,间奏和唱腔调式统一,增强其调式的稳定。丑角的唱腔风趣幽默,七度的大跳与装饰音形成它独特的风格。 主角的音乐则采用一句一对比的手法,商调式和徵调式交替出现,间奏和唱腔调式统一,增强其调式的稳定。丑角的唱腔风趣幽默,七度的大跳与装饰间形成它独特的风格。 2005年百岁老艺人黄大国曾为记者演唱: 我从小就把江湖走, 随带一个酒葫芦, 巴东赶船到汉口嘛, 汉口转来逛逛荆州…… 我萍儿生得像一枝鲜花, 有知识有文化样样不差, 在学校当园丁哺育幼苗, 男和女老和少谁个不夸? 创作踩堂戏的编演者多是亦农亦艺,编演山乡风情、民间轶闻、传说趣谈、田园笑话等,这种大众题材深受欢迎。但无论是传承的还是新编的剧目,都是嘻闹性质的生活小品,其夸张幽黙适当,矛盾冲突得体。虽以喜剧性表演为主,但悲剧情节也有板有眼,入木三分,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妇孺皆知的爱情悲剧故事,踩堂戏的表演能使人潸然泪下。 剧目剧目演出时间多在十多分钟,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但也有可演较长时间的大戏和连台戏。其传统剧目有近百个,普遍具有俚俗的民间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山野风味,大多由当地人自编自创。代表剧目有《南山耕田》、《平贵回窑》、《天仙配》、《占花魁》、《王麻子打桩》、《丁癞子讨亲》等。因民间流传,多是有剧无本,都是口传心授的“腹本”。 传承清末民初是踩堂戏兴起的鼎盛时期,这期间出现了潘启、曾学仲、胡乐兵、黄大国等一大批著名艺人,踩堂戏戏班多达10余支,上演剧目高达300多个,演出区域远达川东、陕南、豫西和安徽等地。在湖北巴东县、重庆巫山县境内堂戏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由于堂戏艺人出自民间,演唱的内容又贴近和反映生活,所以堂戏的生命力较强,曾在土家山寨中红极一时,以其独特的生命力艰难而又顽强地生存着。 巫山踩堂戏民间团队组织在文革期间完全遭到破坏,当时踩堂戏的民间演出活动也完全消失。随着民间老艺人的相继去世或年迈体衰,不能再从事演出活动,因而踩堂戏的传承后继无人。巫山踩堂戏的传唱基本上都是靠上辈口传心授,有剧无本的现象十分普遍,极少数的手抄本也残缺不全,致使踩堂戏面临衰亡消失,巫山踩堂戏濒临灭绝失传。因此,巫山踩堂戏急需得到有效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以进一步弘扬、发展、振兴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 1956年,夏,大批文艺工作者开始广泛搜集、挖掘传统剧目。湖北省有关部门深入到巴东县神农溪流域当时的9个乡镇追溯考察其源流,取得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手堂戏资料。同年10月,巴山堂戏《二堂释放》获得恩施州“剧种挖掘奖”和“演出优秀奖”。自此,巴山踩堂戏登上正式舞台,被列为全国381个地方戏之一。1965年湖北省艺术学校将考察的堂戏资料首次系统地以书面文字形式整理汇编成册。改革开放以后,巴山踩堂戏民族文化艺术的挖掘成果可谓生机盎然,硕果累累:198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长江三峡大辞典》等书籍均对踩堂戏作了大量的具体记载;1991年《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堂戏》初稿出笼;2001年4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发行《巴东堂戏》,巴山踩堂戏还被湖北巴东县文化部门精心整理成《二堂释子》一戏,在恩施州演出中获“剧种挖掘奖”。上世纪80年代巴东文化部门又创作出现代堂戏《媒婆新传》,成为现代踩堂戏中的节目支柱。上世纪90年代,巫山河梁、巴东平阳坝一带仍有7至9支民间职业堂戏队常年坚持演出,深受老百姓喜欢。1995年,湖北巴东县因此还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艺术之乡”。 巫山踩堂戏现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