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踩桥会
释义

“踩桥会”是四川省 安县雎水镇一带民间自发的大型踏青闹春、拜桥祭祀的民俗文化活动。时间定为每年的“春社”日(即立春后第5个戊日)。 当地人认为踩桥能弃秽,能带来好运气。

简介

所踩之桥名叫太平桥,位于安县雎水镇虎头山下,是一座被誉为“川西之冠”的巨型单孔弧形大拱桥,桥的两头各有36级石阶相通,桥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走兽坐像,栏杆之间的石板上雕有浮雕花鸟图案。桥头刻有对联一幅:“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描绘了桥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此桥全部用青石砌成,虽然饱经沧桑,但仍坚固如初。

该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9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自建成后,一年一度的“春社踩桥”活动经久不衰,逐渐发展成为川西北一带较有影响的民间盛会。每年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到此踩大桥的人数少则五、六万,多则上十万。

雎水太平桥踩桥者的心愿大致有三:一是青年男女结伴前往游春;二是部分中老年农民前往祈求土神保佑风调雨顺,祛病免灾;三是有小孩的年轻父母,利用踩桥人多的机会,备办酒菜,给孩子寄拜干爹干妈,祈求孩子健壮成长。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当人们到达桥上时,就会往桥下抛破衣服和钱、焚香祈福,大桥周围市井交易、民俗表演、收干儿干女,热闹非凡。

踩桥会

3月19日是“春社”日(即立春后第5个戊日),从成都以及绵阳及周边县市而来的10多万人,从18日晚上起就涌上绵阳安县睢水关太平桥,参加当地一年一度的“踩桥会”,为自己和家人祈福。如此多的人蜂拥踩桥,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据悉,为确保“踩桥会”的安全,当地政府在上月初就请 专家对太平桥作了货载测验。测验数据为:桥上每平方米可承重12人。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踩桥者众多,但川流不息的人群井然有序。火爆的场面一直从早上8时持续到下午4时。

相关资讯

踏青闹春踩桥会

 当金黄的菜花铺满田野,如雪的梨花撒遍山峦时,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的安县城西南50公里处的睢水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盛大的民俗“踩桥会”。这一发自踏青闹春,拜桥祭祀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已有208年的历史了。今年的“春社”是3月25日(农历二月初七)。“春社”日当天,15万人涌上了安县睢水关太平桥,参加“踩桥会”,为自己和家人祈祷祝福,数以千计的成都市民和摄影爱好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踩桥会”热闹的场面。 踩桥盛会每年在“春社”这天举行,“春社”是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又叫“逢社”,所踩之桥位于睢水镇西一华里处,虎头岩山脚下,横跨睢水河南北两岸的一座石拱桥。那桥叫太平桥,当地人又叫睢水大拱桥。该桥修于清嘉靖4年(公元1799年),桥长24米、宽7.8米、高8米,桥的两头各有三十六级石阶,两边还有石栏杆,栏杆上刻有走兽坐像,栏杆之间镶嵌有石板,石板上雕有古朴的浮雕花鸟图案,桥头刻有对联一副:“鱼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彩虹”。桥身单孔正圆,桥水相映形如满月,工艺精湛神奇迷人,远近闻名为川西之冠。每年逢社,安县及相邻的绵阳市区、北川县、德阳市、广汉市甚至成都等地的数万名百姓扶老携幼,自发地涌至睢水太平桥参加“踩桥盛会”。参与者逐年增多,场面越来越热闹已成为川西民俗活动一大亮点。尽管“踩桥”的由来,有种种不同的传说,但“来回走三遍”、“拜干爹”、“丢药钱”以消灾免难,保来年平安的民俗一直传存至今,经久不衰。近年来“子夜踩桥”、“舞狮祈福”、“红线连吉祥”、“彩船群仙图”、“拜卧佛寺”......又在踩桥活动中悄然兴起。

2011年踩桥会

2011年3月24日,来自四川绵阳、德阳、成都等地的10万民众共赴绵阳安县,参加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民间活动“踩桥会”,以“踩桥”的方式为自己及家人祈福。据了解,绵阳安县“踩桥会”曾因“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断了两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