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 |
释义 | 学院简介通识教育学院(湖北大学阳逻校区)位于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平江东路630号,地处长江之滨,倒水河畔,为湖北高校首个通识教育学院。一期占地面积164亩,共建有教学行政综合楼1座,学生宿舍楼3座,全面负责商学院、文学院、政法学院、数计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学院、哲学学院等7个学院31个相关专业新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所有学生将按学科大类开展通识教育学习,一年后回校本部(武昌校区)母体学院继续专业学习。 学院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和半封闭式管理。新生入学后,学院按教学计划开展军训和一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包括国防教育、校史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安全教育和专业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养成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院所有课程教学工作全部由校本部专任教师承担,突出通识教育,强化夯实基础,努力实现“两个不一样”,即在通识教育学院学习的学生与一般大学生在素质、能力、品行方面明显不一样,社会及老师对他们的评价与对一般大学生的评价明显不一样。 学院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努力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和人文环境,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教书育人和尊师重教,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校园风尚。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和有力领导下,学院将继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并紧紧依靠当地政府,维护校园稳定和正常教学秩序,使校园充满秀气、雅气和文气,让学生有归属感、安全感和满足感。 学院科系设置通识教育学院由湖北大学与学院共同管理,授课任务由本部教师承担每日有校车接送授课老师。学院内有辅导员辅助学生校园生活。部分专业大一新生在通识教育学院重点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 具体专业有: 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类); 哲学学院:哲学; 历史文化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历史学、档案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法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教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心理学、教育技术。 各专业情形与本部(武昌校区)完全一样,具体可参考湖北大学官网。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虽然在中国还不算为人所知,但再国外早有先例。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更多地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 “通识教育”的概念最早源于欧洲的自由教育,但它的形成则在美国,并且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的产物。 在各个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通过不断学习借鉴西方国家通识教育与大学制度,我国通识教育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变化与发展,但一般可理解为通识教育主要或更多地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性的人文和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它要求学生广泛学习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强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在我国现行的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中,多数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在低年级阶段开出,学习时间也一般为一年或一年半。如果说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而通识教育则是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褊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并教化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因此,通识教育也可以理解为打基础的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和创新性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普通高校通识教育现状与进展如何?——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之变革 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已提前实现了大众化。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并普遍面临着人文精神缺失、创新力不足、素质结构失调等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办学和就业竞争条件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则通识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 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复旦大学早在2005年就率先在新生中实行一年的通识教育,新生不分专业、全部进入复旦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学习;宁波大学的阳明学院也是专门负责全校按学科大类培养一年级新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通识教育学院;浙江大学将竺可桢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经验推广至全校范围,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科生前期通识教育要全部修满48个学分的通识课程,后期则突出宽口径和交叉培养;中山大学在通识教育中十分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并构建了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如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人文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医药等四大类,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6学分,其中跨学科门类选修课不少于50%;南京大学实行“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培养阶段,其中的大类培养即为通识教育;我省的教育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推进,各高校人才培养基地和实验班也不断增加。 2008年,“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46所高校(包括香港地区)的校长和知名学者聚集复旦大学研讨本科教学改革。论坛会上,与会校长和学者们对大学如何发挥传统中华文化的作用,如何理解大学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和作用,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共同呼吁我国大学应当在本科教育阶段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并以此作为发展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推进器。本次论坛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识教育模式很快在我国各高校本科教育中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我校通识教育有什么特色?——创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确立了“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目标,着力培养优秀人才,使学生具备三种素质(即通识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两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通过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教学改革成果,构建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识教育模式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实行双学位和主辅修制度,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1985年我校开始试行主辅修和双学位制。1996年开始,学校先后与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冶金科技大学进行区域性协作,开展校际间互开辅修专业和选修课程。2005年,面向武汉地区所有高校学生开展双学位或双专业的辅修教育。2009年,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的若干意见》鼓励学生参与武汉大学的第二学位(专业)学习。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学得进、用得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精英教育,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分别在1995年和1997年申办成功国家级中国语言文学(文科基地班)、化学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2002年申办成功省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和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基地和试验班开办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人才800余人。 2007年学校在国家文、理科基地班和省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试验班的基础上试办“楚才试验班”。2008年创立楚才学院,开设楚才计划班,当年单独招生。2010年,“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 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项目。2010-2011年,环境工程(节能环保产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产业)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材料产业)分别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实施个性化培养,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 实施通识教育以来,我校历届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湖北省生物实验技能竞赛、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等重大赛事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00余项次。 四、我校新生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突出通识教育、辅以专业教育,创新实践教育 突出通识教育,强化夯实基础 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等;选修课包括“历史与文化”、“经济与社会”、“科学与研究”、“文化与艺术”、“沟通与领导”、“学科前沿”、“学生学业规划”、“体育与健康”等。 辅以专业教育,了解专业和学科前沿 课程主要为专业介绍、学科大类教育基础课和部分专业教育基础课。 创新实践教育,培养素质与能力 课程主要包括读书活动、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演讲比赛活动、音乐与艺术欣赏、湖大思睿讲坛、走进港城、钢城和社区等等。 五、通识教育学院的管理模式有什么特点?——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实行半军事化和半封闭式管理 按学校规定要求,通识教育学院设在阳逻校区,全面负责7个学院31个相关专业新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所有学生将按学科大类开展通识教育学习,一年后回校本部(武昌校区)母体学院继续专业学习。 通识教育学院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和半封闭式管理。新生入学后,学院将按教学计划开展军训和一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包括国防教育、校史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安全教育和专业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养成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院将通过严密的课堂教学组织和课外实践活动等措施,让学生充分感受大学,规划人生,励志成长,为后续专业学习和自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所有课程教学工作全部由校本部7个相关学院教师承担,本学期共开设69门课程,230个教学班,授课教师近120名。 学院将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努力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和人文环境,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教书育人和尊师重教,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校园风尚。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和有力领导下,学院将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并紧紧依靠当地政府,维护校园稳定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校园充满秀气、雅气和文气,让学生有归属感、安全感和满足感。 学院现状学院领导:院党委书记:高天琼 院长:蒋良才 院党委副书记:陈腾 副院长:黄文武 副院长:颜弟东 邮编:430415 特色活动:问津大讲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