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糊卜
释义

糊卜:很有个性的陕西名贵小吃 发源于陕西的著名小吃,具体做法分多种

1.西安素糊卜。

它可真正清素得很,可以供高僧享用。那是用一种特制的清汤煮的饼子。大豆芽三斤,漂洗干净后装入纱布袋,加花椒二两,八角一两,一并扎紧封口,投入有六十斤水的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煮约两个半小时备用。煮糊卜时先放各种素菜,包括用清油炒的菠菜和大豆芽,白豆腐条,清油豆腐条,豆腐九子,水粉条,面筋泡等;然后放切成条的饼子。加少许酱油、食盐,淋香油即可食用。我看妙就妙在绝对清素上。功德林不妨有此一款,以飨众生。

2.韩城糊卜

韩城的糊卜却是荤的,而且必定用羊肉制作。要的是原汁原汤。锅内注油烧热,下蒜片、辣面、香菜略炒,再下羊肉片,稍炒一下,再加肉汤,再放盐,最后放入切好的饼丝,出锅前用辣油一浇,再烹以香醋。这里要紧的是:饼子必定切成非常之细的丝条,如细面条,甚至如粉丝。它的细,不吃是想象不出的。当然又不能煮得一塌糊涂。盛入碗中,吃到嘴中,仍旧一丝是一丝,有嚼头。再一点:酸辣出头,很酸,很辣。看上去,满碗都是红油。比起一般的烩饼、煮饼,的确别有风味。 煎羊肉,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那种煮糊卜的汤,只是不煮饼子,类似于西安的水盆羊肉,让顾客自己或掰了饼子去泡,或就着饼子去吃。而“干郎羊肉”,则是不加汤也不煮饼子的羊肉,一般是夹在饼子里吃,也可以单吃。 这里插一句关于“干郎羊肉”的趣谈。什么叫“干郎”?这里的“郎”,是按读音写来。但若是只说读音,便无法弄明白它是什么。实际的做法,颇有点像烹调方法中的“烹”,一种快速的炮制方法。没有多少汁子。可以久储备用。韩城党丕经老先生说:他认为,这个“烹”字原先是读作“郎”的。证据之一是司马迁的《史记》。那上面有一名句:“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亨”字古时与“烹”同。但若读作“抨”便不押韵。只有读作“郎”,才与“藏”相配。一家之言,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也姑妄记之。

3.合阳黑池羊肉糊卜

合阳黑池镇的羊肉糊饽,据民间传说是在元代由蒙族传入而遗留下来的,以油水厚、味道美、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的特点被誉为关中四大名吃之一。过去曾有“宁说一盘糊饽,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谚,可见其受群众欢迎的程度。黑池羊肉糊饽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煮羊肉要用大茴、肉桂、荜拨、良姜、胡椒、茴香、表盐、草蔻、丁香等“十大调料”,还要掌握好火候。烙饼用烫面,加上青盐和碱水,揉匀,擀成一尺左右直径的圆形,然后上鏊烙到脆黄却无焦点为止。面饼虽薄却筋道,折叠起来,用利刀切成三寸左右长、宽窄均匀的细条,备用。吃时不能用大锅统煮,常用炒瓢或小铁锅分煮,每次一盘或两盘。用原汁羊汤煮好,加羊油辣子和葱花,盛入平盘,红艳艳、油汪汪、逗人食欲。合阳民间风俗,认为立春后万物复苏,吃羊内容易引起旧病复发,加之母着进入孕期,不宜宰杀,所以清汤羊肉和羊肉糊饽在立春之后便从市场上消失,待到家历六月后重新上市。此时羊肥汤美,正好大饱口福。现在市场发展,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味道鲜美的黑池羊肉糊饽。清末民初,地处南北交通要道的黑池镇有六七家羊肉糊饽店,以彭月儿老师傅传授的徒弟王有娃最为出名 。

其他各地因地而异,具体做法略有差异,但大致相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