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狐貉 |
释义 | hú mò ㄏㄨˊ ㄇㄛˋ 狐貉 亦作“ 狐狢 ”。 1.兽名。狐与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猿猴失木,禽於狐貉者,非其处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 清 孙枝蔚 《行路诗》:“老客纵归情异昨,引领首丘愧狐貉。” (2).指狐、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 由 也与?” 朱熹 集注:“以狐貉之皮为裘,衣之贵者。” 汉 王褒 《圣主得坚臣颂》:“袭狐狢之煖者,不忧至寒之凄怆。” 清 孙枝蔚 《和希韩鱼字》:“客半衣狐貉,吾尝慙蠧鱼。” 被忽视的餐桌上品 狐狸肉约含蛋白质(20--25)%, 脂肪1-15%, 无机盐1%左右,其余水分。 狐狸肉的营养价值较高,因含有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成分的组成比一般肉更接近人体需要易于消化。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蛋白质质量极佳,尤以球蛋白比例大,对增强机体抗病力和细胞活力及器官功能有明显作用。食用狐狸肉可增强人的体魄,提高消化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性功能。还可用于老年人的虚弱症,如尿溺不尽、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冬季常吃,可使老年人增强抗寒能力。中医认为狐狸肉有温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功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