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伦清 |
释义 | 胡伦清(1896—1966) 名永声,以字行。海宁袁花人。民国5年(1916)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参加“五四”运动。毕业后在湖州中学、嘉兴中学任教。一度担任浙江省教育厅秘书。民国19年到杭州高级中学重执教鞭,并担任浙江省中等教育国文研究会主席,主编《国文精选丛书》、《民族文选》、《唐宋传奇小说选》、《乐府诗选》等,供各地学校采用。抗战爆发后,杭高南迁碧湖,与他校合并为联合高级中学,他担任教务主任。民国28年3月,校方开除七名爱国学生,激起公愤,学生纷纷集会、罢课、斗争激烈,成为轰动浙南的“七君子事件”。省教育厅最后以解散联高相威胁。联高多系浙西流亡学生,无家可归,面临绝境。胡挺身而出,反对开除,展开辩论,并设法调解,以他个人名义介绍七位同学转学他校,事件始告平息。而他却以“为共产党所包围”罪名被撤职。乃至龙泉浙大分校任教。抗战胜利后随校迁回杭州。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50年代初参加中国民主同盟。 胡伦清从事教育40余年,学生中有多人已成为教授。他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曾几次来海宁为小学教师暑期培训班讲课。30年代中期,盐官春熙小学教师大多是杭高师范班毕业生。胡不时在假日从杭州来看望他们,进行具体指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