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林龙 |
释义 | 人物简介胡林龙,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教授,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教育背景· 2005年9月-2008年7月 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1989年9月-1991年7月 在西南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9-1989、7在江西宜春学院外语学院工作 教师 · 1991、9-2000、7在江西宜春学院两课部工作 主任 · 2000、9-2005、7在江西宜春学院法商学院工作 院长 · 2008、9-2010、12在江西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作 院长 【职称、职务及兼职工作】 · 职称:教授, · 职务及兼职工作:江西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宜春学院学科带头人,宜春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文科组副组长),宜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宜春学院优秀主讲教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昌市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委员,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陪审员,宜春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律顾问。 获奖情况·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创新一等奖(2006—2007年度)。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奖(2005—2006年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二等奖(2006—2007年度)。 ·江西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时间:2005年2月)。 ·江西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时间:2006年6月)。 ·江西省第六次社会科学青年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奖时间:2003年1月)。 ·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教科研论文二等奖(获奖时间:2004年12月)。 ·江西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奖时间:2005年12月)。 ·江西省高校第九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奖时间:2005年10月)。 ·江西省第二届全省高校“两课”优秀教案二等奖(获奖时间:2000年4月)。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时间:2003年12月)。 ·在2009年宜春学院处级干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0年4月)。 ·在2010年宜春学院处级干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0年4月)。 ·2010年宜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7月)。 科研情况一、课题类1、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推进中高校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研究》;项目来源:教育部;排名顺序:主持人。 2、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下的公立学校教师流动问题研究》;项目来源:教育部;排名顺序:第二。 3、国家“十五”重点项目“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子项目:《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其差异体系的建构》;项目来源: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排名顺序:主持人。 4、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央苏区教育法制研究》;项目来源: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办公室;排名顺序:主持人。 5、全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项目:《公办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外延性扩张中新生主体法律地位研究》;项目来源:教育部;排名顺序:位第三。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我国法治进程中的高校管理法治问题研究》;项目来源:教育部;排名顺序:位第三。 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高校教师流失纠纷的法律救济》;项目来源:江西省教育厅;排名顺序:主持人。 8、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项目:《地(市)级高校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与改革》;项目来源:江西省教育厅;排名顺序:主持人。 9、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来源: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排名顺序:主持人。 10、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项目:《法学教育实践性课程研究》; 项目来源:江西省教育厅;排名顺序:主持人。 1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当代中国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纠纷法律适用的制度与理念》;项目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排名顺序:主持人。 12、宜春学院研究项目:《学生伤害事故问题研究》;项目来源:宜春学院;排名顺序:主持人。 13、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十五”项目:《大扩招后弱势高校的学术力量保障为题研究》;项目来源: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排名顺序:位第二。 14、江西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大学生德性培养的几种方法及其理论研究》;项目来源: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排名顺序:位第二。 1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图书馆法律权利与义务研究》;项目来源:江西省教育厅;排名顺序:位第二。 二、论文类(一)CSSCI或核心期刊: 1、《论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性质》,《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02、8,第一作者。 2、《高校人事代理的制度构成与关系规制》,《中国高教研究》(现为CSSCI),2006、11,独立完成。 3、《公立高校收费权质押贷款法律问题》,《法学》(华东政法大学,CSSCI),2008、8,独立完成。 4、《公立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的解除事由》,《中国教育法制评论》,(CSSCI),2010、8,独立完成。 5、《由一起学校担保合同案引出的问题》(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人民教育》(核心期刊),2005、9,独立完成。 6、《学生伤害事故立法基本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3、5,独立完成。 7、《教师聘用合同纠纷法律适用的制度与理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现为CSSCI),2007、3,独立完成。 8、《论高校人事代理关系》,《教育科学》(CSSCI),2006、6,独立完成。 9、《高校收费行为的民法学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2004、1,独立完成。 10、《高校录取通知书中的法律问题》,《教育评论》(CSSCI),2007、4,独立完成。 11、《教师流失纠纷的法律适用》,《教育评论》(CSSCI),2006、6,第一作者。 12、《公办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外延性扩张中“独立学院”法律地位之探讨》,《中国高教研究》(现为CSSCI),2005、1,第二作者。 13、《合同条款初探----- 一个被遗忘问题的思考》,《河北法学》(CSSCI),2004、1,独立完成。 14、《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人民教育》(核心期刊),2004、12, 第一作者。 15、《对拖欠书杂费现象的法律思考》,《人民教育》(核心期刊),2003、24,独立完成。 16、《合同默示条款问题研究》,《江西社会科学》(CSSCI),2003、11,第一作者。 17、《论合同默示条款》,《法学评论》(CSSCI),1998,第一作者。 (二)其他期刊: 18、《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到底谁担》,《百姓信报》(原《中国律师报》,2001、12、4,第一作者。 19、《〈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成功与不足》,《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2,第一作者。 20、《中国高校人事代理关系的法理分析与立法规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6,独立完成。 21、《法学教育实践性课程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12,第一作者。 22、《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现状及差异体系的建构》,《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5,第一作者。 23、《委托与代理:学生与学校的法律关系 ——兼论〈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之规定》,《零陵学院学报》,2003、5,独立完成。 24、《我国公立中、小学校法人地位的立法分析》,《宜春学院学报》,2007、3,独立完成。 25、《解读〈义务教育法〉教育均衡的规定——结构、重点与实现方式》,《新余高专学报》,2007、4,独立完成。 26、《地(市)级城市高校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6、3,独立完成。 27、《论校园暴力——为保护学生权利而斗争》,《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独立完成。 28、《为老区启动民间投资创新渠道》,《老区建设》2004、1,独立完成。 29、《论家庭暴力——为保护妇女权利而斗争》,《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6,独立完成。 30、《关于隐私权的理论思考》,《宜春学院学报》,2003、5,独立完成。 31、《学校伤害事故责任与校园之间关系的浅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2,第一作者。 32、《乡(镇)府的诉讼主体资格初探——以农村适龄儿童、少年辍学问题为例》,《老区建设》,2007、8,独立完成。 33、《第二课堂: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广阔平台》,《宜春学院学报》,2004、5,第二作者。 34、《大扩招后弱势高校的学术力量保障问题研究》,《巢湖学院学报》,2003、6,第二作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