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财富本源与世界统一货币 |
释义 | 版权信息作 者: 曹钟勇 著 出 版 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2010.11重印) 字 数: 495000 页 数: 584 开 本: 大32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13093204 包 装: 平装 定价:¥39.80 所属分类: 图书 >> 管理 >> 金融/投资 >> 货币银行学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财富的范畴及其物质本质和精神本质,指出财富为货币的本源,而货币是财富的表征。货币本位决定货币的价值,并且货币供给量取决于担任货币本位的那种“物”的数量。货币本位的本质是单位货币本身应包含一定量经公意约定、普遍接受、相对恒定的价值量。本书证明爱因斯坦能量本位的极限值将收敛于一个常数,它表征能量本位作为未来世界统一货币本位的价值将具有终极的稳定性,并设想它可以作为未来“一个世界、一种货币”,即世界统一货币(世元)的本位,并建议将来的世元由未来的世界中央银行按照一个在长期内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的 “单一规则”来发行。本书研究内容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物理学、天文学、气候学等诸多领域,可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在研究和教学中作参考。 第一版前言 财富为货币的本源,货币是财富的表征。其中,货币是公意约定并被普遍接受的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的直接体现者和社会财富的直接代表。人类自发明货币后的数千年以来,就一直在使用这种由人类文明自身发展起来的工具。应该说,最初发轫于交换媒介的货币对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的确起到了一种独特的、积极的、有效的推动作用。我们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一部人类的货币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的缩影,今天乃至将来,无论如何来评价货币在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独特作用都是不为过的。对此,凯恩斯说:“货币的最主要的特质是联系现在和将来的一种微妙的手段……我们甚至能取消黄金、白银和法定偿付工具,也不能取消货币。”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货币本身发展的异化,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货币之祸。这是因为,第一,货币的供应量历来是与投资规模直接相关的。在现有的货币体制和金融体系下,由于无法从全球的范围来控制货币的供给总量,因而就无法制约人们为追求财富增长而带来的巨大投资冲动,从而无法制约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直接威胁到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可持续以及和谐共存的关系;第二,由于无法控制货币的供给总量,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扼止通货膨胀现象,保证经济秩序的持续稳定,从而也无法避免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口所持财富被不公正地剥夺现象的频繁的出现;第三,货币供给总量的增长无法做到与经济增长——人类实际财富增长水平的一致。同时,由于货币本身币值的不稳,因此无法精确表示人类财富的价值,从而导致财富价值的虚幻;第四,现有的货币体制和金融体系,显然便于一些强国可以利用其本国货币的强势地位而获得货币溢出效益,从而引起世界范围内财富的不当转移;第五,由于货币不同,因此不同货币间的汇率价差一直是金融投机的主要追逐目标之一,而金融投机则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和财富泡沫的最主要原因。 为解决货币之祸,60多年前,凯恩斯就曾提出发行一种国际统一货币“班柯”(Bancor)的设想;弗里德曼则提出了:“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由政府公开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样货币增长会得到有效控制,从长期来说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相一致”的“单一增长规则”;而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曾积极参与过比利时的温和改革派人士欧内斯特·索尔畏倡议的用社会会计体系来代替货币的讨论会。如今这些先哲虽已离去,但如从后人的眼光来讲,凯恩斯的国际统一货币“班柯”,由于其未能寻找到一种“单位货币本身应包含一定量经公意约定、普遍接受、相对恒定的具体价值量,或抽象价值量”的国际统一货币本位而无法实现;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则由于货币没有统一而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行;当然爱因斯坦本人也没有想到他本来在物理学领域里推出的质能关系式所揭示的物质(财富)与能量的永恒统一关系是有可能在经济学中导出一种理想的货币本位的。也就是说,假如凯恩斯、弗里德曼和爱因斯坦能够跨越时空,聚在一起讨论世界统一货币、单一增长规则和内含定量永恒价值的货币本位问题的话,或许当今的世界货币体制和金融体系将会是另外一种局面。而这种假设前提正是本书撰写的基本思路。 第二版序言 《财富本源与世界统一货币》一书所要阐明的基本理论主线为:财富是货币的本源,货币为财富的表征,货币的终极性质在于代表既有的财富,由此性质也规定了货币的数量只能决定于既有财富的存量。未来基于爱因斯坦能量本位所设想的世界统一货币,其基本含义是“每一单位货币含有定量的能量,即含一个能量单元EU。”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能够同时完整地承担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五种货币职能。在初始通过一个可被世界各国或地区广泛约定的比例(SDR)完成世界各国(或地区)的货币与之兑换之后,由未来世界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增长速度将遵循单一增长的规则,而这个货币增长率在短期内将与世界财富增量的增长速度保持一致,但在长期内则必须服从自然准则,即与地球每年能量收支的增量保持一致。其中人类所能使用的能量极限必须是地球能量的总量减去一个维持地球正常运行以及生态平衡的量。 目前,人类已进入2010年。近3年来,全球尚未走出由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阴影。本书在2008年11月正式出版以来,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已引起比较广泛的关注。同时,一些国内外学者,比如中组部研究室的李燨恒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原副院长Alan Altshuler等都曾与作者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未来世界货币统一的问题似乎可能已经从过去纯理论上的憧憬走向不久的将来的实践,而且对其可行性的关注也已从经济层面传递到政治层面,比如,2009年3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文章提议建立一种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超主权”储备货币;2009年7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八国集团峰会上展示了一枚未说明其本位究竟为何的“未来世界联合货币”的硬币;2009年9月,联合国在贸易和发展会议《2009年贸易和发展报告》中提出了重新设计全球货币体系,用全球货币取代美元的建议。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未来的世界货币走向统一似乎已进入一个即将揭开朦胧面纱的前夜。 本书第二版完整保留了第一版中的所有内容和框架,但在以下四个方面作了改动:第一,在第六章中增加了爱因斯坦能量本位奠定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等能量交换就是等价交换;二是等能量交换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共同规则。值得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在构建了基于爱因斯坦能量本位的世界统一货币之后,等价交换的准则将被等能量交换的规则所代替。这种观念上的变化看起来似乎仅是人类认知领域的一种微小变化,但它实际上却是一个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回归到一个能够按照自然本身规律运行的自由王国的认知上的飞跃。同时,它把对“天人合一”的诠释建立在了一种具体的、可以被实证的基础之上,而不再是一种抽象的、纯理性的追求。第二,在第七章中增加了关于本书中采用的货币复合增长率CAGR(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与弗里德曼在其《美国货币史(1867-1960)》一书中所采用的货币连续复合增长率CCAGR(Continual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对货币总量控制影响程度的比较研究。以上两部分是作者在成书以后围绕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所得的成果。第三,扩写了英文简介,以利与国际同行的交流。第四,对原书中的一些文字错误进行了修订。 作者简介曹钟勇,男,1958年生于上海。1983年本科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研究生毕业获上海海运学院运输管理工程工学硕士学位,师从任家聪、黄世玲教授。1995年北方交通大学经济学院运输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许庆斌教授。1997-1998年受铁道部公派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作访问学者,师从John R.Meyer教授和JoseA.G6mez-Ib6nez教授。1997年起任上海铁道大学教授、国际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校科研处副处长。1999年4月调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现任上海市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中心、上海市经营者资质评价中心副主任。2000年9月起,受聘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外还曾担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大会一至三届组委会正、副主任,论文集主编、副主编。1995年曾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铁道部首届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002年以专家身份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过程中的投融资分析,任陈述人B角。 作者在交通、运输与经济领域等方面公开发表有《城市交通论》、《走向民营化-交通运输业民营化的国际经验》、《劳动经济学》、《城市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数研究》等著、译作多部及学术研究论文60余篇。自1998年起,具体负责上海市工业、商业、交通邮电业、建筑安装业、旅游饭店业、餐饮业、外经贸、旅行社、金融等行业经营者资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2000年起,负责上海市党政领导干部考试的试题命制工作。在运输经济学界首次论证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具有规律性这一命题。现在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和投融资经济。 目录第1章 财富本源的界定 1.1 两个假设和一个现实 1.2 财富的表达 1.3 财富一般表达中的困惑 1.4 由货币表达的财富 1.5 戈氏财富理论与现实悖论的解析 第2章 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2.1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2.2 自然赋予的财富及形成过程 2.3 自然财富的基本种类 2.4 精神财富中的文化 2.5 精神财富中的宗教 第3章 物质与精神财富统一于能量 3.1 关于物质与精神统一的宇宙定律 3.2 宇宙定律中的能量观 3.3 宇宙定律相关结论的引申 3.4 物质与能量的基本关系 3.5 质量和能量的数量关系 第4章 全球能量及爱因斯坦能 4.1 地球外能的来源 4.2 地球外能的注入 4.3 地球的内能及爱因斯坦能 4.4 地球能量收支的差量问题 4.5 地球总能量的表达 第5章 货币及其属性 5.1 货币的范畴 5.2 货币的产生及演变 5.3 货币的职能 5.4 货币的本位 5.5 货币的本位与汇率 第6章 货币本位与财富本源的统一 6.1 货币与财富的一般关系 6.2 货币本位和财富本源的共同归属 6.3 寻求一种具有永恒价值的货币本位:爱因斯坦能量本位 6.4 对既有货币需求和供给理论的分析和总结 6.5 既有财富总量与货币总量的判断 6.6 基于能量本位的财富与货币总量及其价值 6.7 基于能量本位的货币供给 第7章 世界统一货币与世界大同 7.1 世界货币统一的前景及欧元带来的曙光 7.2 区域统一货币欧元的运作 7.3 基于世界统一货币的世界大同 7.4 一个世界一种货币的若干前提 7.5 世界统一货币的供给及兑换 7.6 世界中央银行的设立及其政策 7.7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索引 后记 书摘第1章 财富本源的界定 人一向被界定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人类是否果真像天神一样了解自己,感悟到自己的天赋责任,意识到与其他人类伙伴、鸟兽草木以及宇宙万物的共生关系? 1.1 两个假设和一个现实 本书的撰写,源于两个纯粹的假设和一个严峻现实的启示。 1.1.1 两个纯粹的假设 假设之一:让人类返回到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rn-as Hobbes,1588-1697)在其著作《利维坦》中所假定的那种“自然状态”。而所谓“自然状态”是指对人类及其相互关系自然地会是什么样子的定义。也就是说,在那种状态下既不存在任何人为设计的制度,也不存在有意识的劳动,而只靠本能生活,即全靠大自然的赐予生活。那么,地球上也就没有所谓的财富创造活动。但地球照样会转,万物也照样会生长,甚至于有些物种会比现在活得更好。 假设之二:人类与其他的动物一样,没有相应的智力劳作和文明财富积累,只是茹毛饮血、野果充饥、洞穴避寒、林荫避暑,也是照样能够生存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也只是一种并不优于其他动物的动物。 所幸的是,以上两个假设只能给人类以某种联想——人类曾经也是地球上的普通生灵!除此以外,已毫无意义。因为人类毕竟是不同于一般的灵长类动物。首先,人类具有智力,它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品性。虽然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能从事某种学习,甚至有些动物和音乐之间还可能有一种超越任何知识的默契,但就绝大多数行为均由学习所得而言,人类是独一无二的;其次,亚里斯多德(Aristotle,383-323.BC)曾说:“人是动物中唯一有语言的动物”。也就是说,人类具有语言的独特禀赋。最后,如将人类的劳动,即财富的创造过程,在此定义为:“劳动是精神和物质活动的结合,并使物质的形式和内涵发生精神意识所期望的变化过程。”那么,能从事有意识的劳动就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最明显的特质。承苍天所赐,人类正是凭借这些品性、禀赋和特质,从而勾勒出了几百万年来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适应自然、控制自然,并使自己最终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