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皂伯劳 |
释义 | 【名称】 红皂伯劳 【学名】 Lanius cristatus Red-tailed Shrike 【所属目】 雀形目 【所属科】 伯劳科 【形态特征】 小型鸣禽。雄鸟头顶灰褐色,有的个体前额灰白色;头侧具由嘴基直至耳羽的黑色贯眼纹;上体暗灰褐色;下体自颏喉部向下由纯白转淡棕白;尾羽棕红色;眉纹白色或淡棕不显。嘴侧肩而高,上嘴尖具小钩,近端部有缺刻,其后有齿突。雌鸟似雄鸟,体色稍浅。 【生态特征】 平时叫声为“嘎,嘎,嘎嘎”,雄鸟春季有动听的鸣啭。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村庄附近。主食各种较大的昆虫和其他小型脊椎动物。常停留在树顶枯枝上,举目窥视地面,发现猎物即急飞猛扑。抓住猎物后返回原栖息树枝上,把猎物穿刺在树枝上,用钩嘴撕裂,再行吞食。若食物剩余,就挂在枝上贮存。营巢于树上。巢由枯草及其他植物纤维等筑成,内垫细草、残羽等柔软物。卵壳乳白色;缀以灰褐色斑点;孵化期14-15天;幼雏经哺育约15天离巢。 【分布】 亚洲中部和东部。在我国华南沿海各省南抵印度半岛、东南亚各地、印度尼西亚诸岛越冬。我国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它嗜吃昆虫,对农林业极有益,应严禁捕猎。 【居留状况】 夏候鸟(5月下旬-9月下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