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擦鞋公社 |
释义 | 擦鞋公社是指来自郑州的女大学生韩月乔和孙丽伟,在2009年国际三八妇女节”这天,“隆重”成立了“大学生新起点擦鞋公社”,尽管成员只有她们俩人,但她们认真起草了一封《擦鞋公社致大学生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称:“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我们既是天之骄子,也同样是普通的劳动者,我们既能做一棵参天大树,也愿做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都从脚下开始!” 各方阻力韩月乔和孙丽伟给人擦鞋的照片出现在郑州的各大媒体上。最先反对的是她们的家人。韩月乔家在农村,她是家里兄妹3人中唯一上大学的。家里本指望她毕业后能找份体面的工作光宗耀祖,没想到居然上街擦皮鞋。这惹得家人很恼怒,骂她“大学白上了”。 孙丽伟的父母都经商,听说自己的爱女要擦皮鞋,母亲吓了一跳:“你发神经了?”甚至接受她们擦鞋服务的顾客都不理解她们的行为:“大学生就该去干大学生该干的事情,擦鞋算怎么回事!” 而媒体和网上,各种各样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为大学生干擦鞋这活儿有没有尊严“吵起架”来。 一名教师在媒体公开发表言论:这样的行为我不支持、不赞同,更反对某些人提倡这种就业方式。这名教师称,擦皮鞋是低门槛行业,只要简单学了,人人都会做,读大学后去擦皮鞋是浪费国家教育资源。如果社会鼓励大学生这样就业,大学毕业后去摆地摊、擦皮鞋,结果只会导致更严重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盛行。 社会评价还有人从“大学生就业”这个角度来思考两个女大学生的行为:擦皮鞋本身没有什么涉及尊严的问题,都是劳动所得没有贵贱之分,之所以争论,在于冠上了大学生的名头,事件本身打破了常规的大学生应该找更有社会中上层价值岗位的思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是否认识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从而导致了这样一种非“正常”的社会现象。 对于两个学生的举动,郑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组宣处张海滨说,不要被擦鞋职业的贵贱迷惑,要从中透视到大学生“练心”的热情。“站在路边擦鞋,面对世人不理解的目光,面对冷漠、嘲讽和挖苦,能否站出来,能否坚持下去,承受这一切,不论成败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面对媒体和网络的反对以及争议声,两名女大学生执著而坚持。在电话中,韩月乔对记者说:“不是看你起点有多低,而要看你的终点有多高。对于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可能只知道擦鞋,而我们有更长远的打算,大学学的知识现在看似用不上,也许将来哪天就派上用场了。” 后续发展有很多大学生给她俩鼓励,一位安徽小伙子专程来郑州,执意要加盟“擦鞋公社”,说自己已经大学毕业两年了,一直想开擦鞋店,但家人和同学都不支持,看到她们的事迹很激动,希望和她们共同圆梦,实现理想。 两人的擦鞋团队已经扩大到6人,都是来自各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每天奔赴郑州不同的擦鞋店,摆摊擦鞋。两人的父母也开始理解她们,会经常打电话关心她们:进展咋样了?鼓励她们坚持下去。 “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技术和资金”,两个女孩告诉本报记者,她们一直想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店,就叫“新起点”,但苦于没有资金。 技术可以苦学,但资金靠擦鞋收入是远远不够的。韩月乔告诉记者,她们的擦鞋收入,最多的时候有一两百元,少的时候就几十元,而在炎炎夏日,几乎没有生意。 她们向记者表达了渴望有识之士为她们投资的强烈愿望。 她们有一个梦想,就是开出一个品牌连锁加盟的鞋店,连鞋油、鞋刷都是“新起点”的牌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