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部分斜拉桥 |
释义 | 部分斜拉桥部分斜拉桥定义:普遍认为,部分斜拉桥的设计先驱是瑞士的桥梁设计师Chtistian Menn,他所设计的瑞士跨越Ganter峡谷的Ganter大桥,建造于1980年,是7塔8跨,主跨174m,全长678m,最高墩高148m的高架桥。其混凝土箱形梁由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板“悬挂”在非常矮的塔上。由于其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成为一道风景。Ganter大桥的出现为其后部分斜拉桥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部分斜拉桥特征: ① 与PC连续刚构箱梁桥相比,梁高较低的等断面柔细的上部结构,并减轻下部结构的负担。 ② 因梁高较低,前后引线区段结构物可做得较低。 ③ 结构上对斜索的依赖程度较少,斜索拉力变动对梁的影响较小,不需要再张拉,不象一般斜拉桥需要再张拉的斜拉索体系。根据以上原因可节省综合建设费。 ④ 与过去的斜拉桥相比,梁的刚度较大,挠度减小。 ⑤ 因对斜索依赖程度小,斜索应力变动可大幅度减小,抗疲劳性能提高。 ⑥ 塔高比过去斜拉桥降低一半以下,斜索长度短,索的垂度小,振动等引起次应力变动小。 ⑦ 与PC连续刚构箱梁桥相比,因为有塔可创造出标志性景观,而且,又没有斜拉桥的塔高,作为市区的建设,少了些威压感,多了些新近感。 ⑧ 有一定程度的梁高,斜索的锚头可放在梁内,外观较整洁。 ⑨ 与过去斜拉桥相比,对斜索的依赖程度较少,施工中不必调整斜索拉力。 ⑩ 适度的梁高(梁内人可立着步行),而且梁高相等,施工和维修作业特别优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