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袄军抗金
释义

红袄军抗金

金朝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和民族压迫激起山东省中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山东人民被迫走上武装反抗道路。其中规模最大、时问最长的是红袄军起义。红袄军起义爆发于金大安三年(1211),红袄军大本营设在马亓山。

红袄军主要有三支:杨安儿领导的鲁东红袄军,活动于莒、青、莱、密、登等州;李全领导的鲁中红袄军,活动在淮州、临朐、安丘一带;刘二祖领导的鲁南红袄军,活动在泰安、沂州、淄、滕、兖、单等州。其中以杨安儿一支力量最强,有众几十万人。首领杨安儿原名安国,因贩卖鞍材为业,改称安儿,益都人,以展徽、王敏为军师,母舅刘全为元帅,汲君立、王琳、阎通、董友、张正中、孙武正等各率众归附。首先在莒州、密州起事。迅速向东发展,很快控制山东半岛大部分地区,并设置官府,国号“大齐”,改元天顺。一时军威大振。金派山东行省完颜霆、经历黄国,率花帽军讨伐,大军围攻,展开激战,杨安儿作战失利,向即墨转移。金人悬赏千金募其头。行至巨禺山,被内奸、叛徒船夫曲成暗害,堕水而死。安儿无子,军队由其侄杨友统领,称九大王。因不娴军务,后由刘全率众奉安儿妹杨妙真统领。

杨妙真,人称“杨四娘子”,狡悍善骑射,率众万余人在磨旗山(今马亓山)安营扎寨。不久李全率军与杨妙真会师磨旗山,二人结为夫妻。红袄军力量更为强大,以磨旗山为根据地。坚持抗金斗争,开创了新的斗争局面。刘二祖牺牲后,部将彭义斌率起义军归附李全,山东各地红袄军基本统~起来。起义军转战山东、江苏、河北等地,给金兵以沉重打击。

公元1218年,李全归附南宋,宋授以京东路兵马副都总管。李全遂用宋朝名义招集红袄军,先后收复山东南部诸州。李全率军驻扬州淮阴一带。

当时正值宋金对峙,蒙古南侵之际,政治局势错综复杂,起义军处于宋、金、元三者之问。面对女真贵旅和蒙古贵族两大敌人,斗争更加艰苦。而此时南宋政权却对义军分化瓦解,暗中命令各部义军互相攻杀,使义军陷入分裂。李全受到猜忌排挤,投降了蒙古,1231年攻宋时,于扬州城外兵败身死,杨妙真北归。红袄军力量严重削弱。其后彭义斌独自率红袄军打回山东,接连攻克东平、思州、大名、诸城,既与金兵作战,又抗击人侵的蒙古军队。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彭义斌与蒙古军战于五马山(今河北赞皇县境内),不幸兵败牺牲。

李全之子李檀后承袭父职,在元朝初年拥兵六七万人,控制了山东东部数十城之地,割据山东30余年,成为山东三大世侯中力量最强的一支,公元1262年,李檀乘忽必烈忙于平定阿里不哥叛乱之时,与南宋联系,在益都发动兵变,随即占领了济南。后在蒙古和汉族地方军阀联合进攻下,济南城破失守,李檀兵败被杀。

陈猱头抗元起义

为了反抗元朝的残暴统治,至正四年(1351)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发动了红巾军起义,建立了“龙凤”政权。至正十六年(1356)派大将毛贵进军山东,经徐州、海州(今连云港)进入临沂。十七年(1357)四月攻陷莒州、胶州、莱州、青州等地。山东各地军民纷纷响应,很快占领山东全境,并设立政权。鸡山村(今涝坡乡)民陈猱头,响应毛贵,举兵抗元,屡立战功,升任山东行中书省元帅府元帅。陈猱头一度驻军马亓山,并在崖石上刻有“龙风辛丑年鸡山陈元帅此山下寨”14个大字,此摩崖石刻至今尚存。《莒州志》《重修莒志》都收人《古迹·金石》卷中。(考:龙凤辛丑年为公元1361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韩林儿龙凤七年。)

毛贵、陈猱头领导的红巾军政权,没收了元廷在山东的公田、蒙古贵族的田庄和失去业主的田地,减轻赋税,得到人民拥护。红巾军治理山东达三年之久,曾两次北伐直逼大都(今北京),并远征辽阳。后来由于分裂,自相残杀,被元军各个击破。至正二十一年(1361)只剩益都、莒州两个孤立据点。义军虽经顽强抵抗,终因孤立无援,军粮匮乏,至正二十二年(1362)被元军扩廓帖木尔部将关保攻陷,陈猱头与田丰、王士诚被俘,残遭杀害,于元大都(今北京)。

清兵屠谅莒州 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清兵由多尔衮、岳托两军于涿州合兵后,分兵八道内犯。因兵部尚书杨嗣昌、监军高起潜主款议和,不敢与清兵交锋,致使清兵长驱直下,所过州府皆遭蹂躏。十二年(1639)正月初二日,清兵攻济南,而明兵“各滞一隅,逗怯观望”,援兵不至,城陷,杀13万人,全城焚谅一空。接着破城60座,掳去人口46万,金银财物无数,所到之处,“乡村镇店无一处,无一家不被焚劫掳掠,满目流离,惨不忍闻。”十五年(1642)春,清兵占领莒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官衙民舍尽皆焚陷,清兵在庄稼地里解鞍牧马至八月始去。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初三,清兵又至,歇马月余。“城关庐舍,拆毁无存,地尽荒,户口仅存十之二三。”(《莒志述遗》) 纳200人的食宿和训练。自1989年开始,按照上级民兵预役军事训练的指示精神,县各年度的民兵军事训练均以县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为依托,按多批次、小批量的要求由县集中组织训练。至1993年,县依托训练基地完成训练任务4809人,其中,民兵连(排)干部1528人,基干民兵3281人(其中专业技术兵2035人,步兵1246人),完成总训练日73260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4: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