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衡耀庭 |
释义 | 衡耀庭(1884—1971),字世恭,满族,下辛庄人。民族工业企业家,中国铝制品业创始人。曾在天津三条石开办三合成桅灯厂、三合成铝制品厂。 衡耀庭祖籍蒙古,元代其先人在北辰境内北运河畔落户建村,称鞑靼新庄。清代后改称达子新庄、辛庄、上辛庄、下辛庄。衡耀庭的祖父文武全才,曾为御前带刀侍卫。退居故里后,以教书为业,深得乡民拥戴。衡耀庭的父亲以教书为业,家学渊源。衡耀庭自幼随父接受家教,饱读诗书,聪颖勤奋,吃苦耐劳。1903年,17岁的衡耀庭为求自立,曾应招华工赴俄国乌拉山开矿,途中吃尽苦头,在一长者劝告下,借机逃回天津。从家里筹措8块银元,在城内河北大街开设一个小白铁铺,加工烟囱、炉子、盒子等。他从8个煤油桶起家,逐渐发展起来。 当时天津城郊都没有通电,一般照明用的是碗灯,主要用植物油、动物油作燃料。衡耀庭发现,洋人的租界地里照明灯口很简单,而且是用煤油作燃料,既明亮又无烟,于是用白铁仿制了几个。使用时效果很好,于是把加工煤油灯口作为主要活计,开始招收工人,培养徒工,把小店铺扩大为小作坊。由于加工手段落后,产量很低,获利甚微,衡耀庭又开始捉摸新的生产路子。他发现德国进口的桅灯式样好,便于户外使用,并且价格昂贵,特别是当时德国正在忙于战争,生产停滞,使桅灯货源更加紧张。于是,他让技术好的工人进行仿制。有人发现后,告发衡耀庭生产假冒名牌产品。检察人员到作坊一看,这些产品都是手工操作,非常粗糙,认为他们冒不了名牌,成不了气候,没有当成大事干涉。他便更加放心大胆地干了起来。 辛亥革命爆发后,衡耀庭看到当时形势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决心走“实业救国,复兴中华”的道路,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产品的质量。经过10年的奋斗,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于1913年正式创办“三合成桅灯厂”。他每天起早贪黑,和工人一起劳作。为保证产品质量,他经常在大风天或寒冬季节的夜里到三岔河口,检验桅灯照明情况。当他认为产品质量已经过关时,便提出“请国人用国油、点国灯、扬国光”的口号,宣传自己的产品。 1923年,他把工厂搬到三条石大街后的周公祠,建起宽大的厂房和公务房、财务房、库房等。为扩大生产,提高效率,引进先进技术,于1926年,从日本引进一台重约3吨多的大型电动床(冲床),是华北地区同类厂家第一台先进设备。该设备将四道工序简化为一道工序,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利润倍增。1929年,该厂资本已增至3000元,有厂房20 多间。 为提高管理水平,他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是三条石一带最早实行科室管理的企业。对工人实行重赏重罚,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启用人才;取消旧行业的陈规陋习,不准师傅打骂徒弟,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30年,该厂产品“蝴蝶牌”、“宝珠牌”桅灯和“中字牌”灯头成为名牌产品,以优质、廉价挤走了德国进口桅灯,独占我国市场。1933年,在济南、郑州、武汉设立经销机构,在上海招代理商。上门订货应接不暇,铁路货运异常繁忙。一些外商也来订货,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等国家。出口量占总产量的30%。在当时多是翻砂铸造等粗重工业时,三合成以细致、精巧、便民取胜,占据市场,为落后的中国工业争得了荣誉。 1938年日本入侵中国后,统治市场,控制重要物资。桅灯则属于日用品,并未引起日本注意。但是由于战乱影响,停止出口,外埠办事处也相继撤回。1939年正月十七,因看夜人员入睡,炉火过旺,引起火灾。厂房、机器、零件全部毁于火灾。损失巨大,幸无人员伤亡。衡耀庭和工人们在废墟中重建工厂,仅用半年时间便恢复了生产。 1941年,由于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国外商人借石油紧张之机,断绝煤油,工厂被迫停产。衡耀庭又组织技术人员研制用植物油作燃料的桅灯,几经试验,获得成功。投产后,立即畅销。因为该产品是民众所需,工厂规模迅速扩大。日本侵略军为加强对敌占区的封锁,将桅灯列为军用品,进行控制。衡耀庭对其子衡敬儒说:“誓死不能当亡国奴。我们不生产看他们怎么办。”遂将企业停产。 该厂停产后,工人失业,很多家庭陷入困境。为了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衡耀庭一面组织工人风麻袋片,一面四处奔波,转遍了大小市场,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一次,衡耀庭的长子衡敬如去北京,发现日本人使用的铝饭盒轻便、耐用,受到启发。回来后,跟父亲一讲,马上得到他的支持。他们先用马口铁试制了一批饭盒,投入市场后,特别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很快销售一空,于是决定转产。正巧有一家轧铝片厂倒闭,衡耀庭立即将他的设备买来,投入生产。又从上海购进一套轧片机,进行改造后也投入使用。随后,又收购废旧铝品,自己熔化铸版,轧制成片,再改制加工,开始批量生产铝饭盒。这一探索使三合成的生产又重新兴旺起来。前来订货的厂家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为防止停电,又购进了一台美军用的发电机,还用旧汽车头解决电源不足的问题。三合成成为华北地区第一家生产铝制品的企业。厂区面积扩展到6万平方米,产品花色品种不断增加,锅、碗、盆、壶不断推出,并专门为少数民族加工生产水舀、酥油壶等。他们将铝产品注册为“新生”牌,寓意中国人自己能够制造铝制品,是国家之新生,同时也使企业获得新生。该商标由衡敬儒设计,使用至今。 衡耀庭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之饥苦。办厂后,他首先把困难乡亲招进自己厂内。一个工人家里有重病人,衡耀庭给他出全部路费。有个工人积劳成疾吐了血,在家养病一年多,衡耀庭给他照开工资,分文不少,直到他重新上班。对企业盈利,一般厂家都是按“四、六”分成,即厂长拿六成,工人工资占四成。而衡耀庭则按“倒四、六”分成,即厂长拿四成,工人工资占六成。他还出资为家乡建小学、修路,为下浦口渡口出资买船。乡人为其送匾“轻财重义”。 1943年,著名画家蒋兆和曾深入三条石写生,慕名到衡耀庭家,并为其夫妇画像,予以彰显。该画像成为国家之珍品。这一时期,蒋兆和还住在三合成厂内宿舍体验生活,以附近的一些群众为素材,创作出他的著名绘画作品《流民图》。 新中国成立后,衡耀庭真正看到了国家的新生,激情满怀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努力把衡敬儒培养成为企业管理的优秀人才。三合成铝品厂发展到职工400余人,车床设备100多台。1952年12月1日,已经68岁的衡耀庭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实行公私合营。三合成桅灯厂更名为“天津市公私合营铝品厂”,设备更新,全部产品由中国百货公司包销。衡耀庭激动地对子女说:“你们赶上了好社会。我把买卖给了共产党算是对了!” 1957年,有的人认为桅灯使用已经过时,跟不上时代要求,应该用电灯代替。因此消减了生产计划。结果,到了汛期,南方防汛抗洪需要大批桅灯,却造成货源奇缺。百货公司领导带队敲锣打鼓上门赔礼道歉,要求赶制桅灯。 衡耀庭从事企业生产50年,一心干事业,无论挣多少钱,从不乱花,不讲吃喝玩乐,不赌博,不逛妓院,不进娱乐场所。有时为了应酬请客,也是带着随从人员同去,吃完饭、办完事就走。 衡耀庭有子女5 人,除长子衡敬儒留厂外,不准其他子女给政府找任何麻烦。他为人宽容,心胸豁达,心态平和。于1971年12月谢世,享年87 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