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释义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坐落于国家老工业基地、中南重镇、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云集区三塘镇,为国家重点地级市农科所、全国十强地级农科所衡阳市唯一的正处级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及预测预报、农业环境保护等综合性研究,以及人才培训、科普服务、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动植物良种经营等工作。所辖面积4900余亩,拥有科研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现有各类科研人员141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20人,中级职称49人,先后有5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5位学科带头人和5位后备学科带头人。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长江流域早籼稻品改工程、两系杂交稻研究、水稻超级稻育种及国家、省农作物区试等多项重大项目的研究。共完成各类科研课题研究530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30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53项。曾先后选育出6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在“两系法杂交稻研究”、“早籼稻品种改良”、“水稻超高产育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选育”、“水稻褐鞘病病原研究及防治措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衡农S-1两系不育系”、“金优974”、“金优463”、“三香A三系不育系”、“三香优714、“湘春豆16号”、“湘春豆20号”、“湘春豆23号”等新品种享誉国内外。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衡农s、雁农s、h28a、三香a等系列水稻优势不育系组合通过省级审定;有三个品种被评为省优质米;在超级稻育种方面,选育了中国第一个能在生产上应用的光温敏不育系雁农s,成功选配出雁两优921、衡两优1号广泛应用于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有14个组合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三香优714,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6个作物新品种申请了品种权保护。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势组合金优974、金优463已成为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湖北等南方稻区的主栽早稻品种。2008年湖南省审定通过10个早稻组合,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有2个通过审定(t优535、金优433),年底推荐了9个优势组合参加国试和省区试,2009年通过审定。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科技开发与推广,在水稻研究方面所作出了杰出贡献,选育的优势水稻组合,累计应用面积达3亿亩,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200亿元。2008年被列为国家水稻产业现代技术体系首批综合试验站,为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创新体系的地市级农科所。选育的湘春豆20号、湘春豆23号双高大豆品种和引繁的双低油菜新品种都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油桃衡引1号等名优水果得到专家和农户的认可。良种良法栽培研究、园林设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2007年通过招商引资与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共同组建了湖南北大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好地发挥科研优势,服务三农创造了条件。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创办以来,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先后有陶铸、王震、陈锡联、王首道、毛致用、朱容基、熊清泉、陈邦柱、储波等视察并指导工作。1993年4月21日,由国家计委、农业部、省计委投资建设的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楼、培训楼落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容基亲临视察,并高度评价。

机构设置

设有四个科五个室,即行政后勤科、人事保卫科、科研管理科、生产经营科4个正科级内设机构和油茶研究室、油菜研究室、水稻研究室、蔬菜研究室、园林研究室。

现任领导

中共衡阳九届市委候补委员、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侯明星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林芳仕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曾良贵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 黄益国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 李建仁

地 址:衡阳市云集区三塘镇衡祁东路38号

邮 编:42110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5:58:51